一項新的研究表明,蝙蝠體內的病毒可能具有混合和匹配的基因,從而產生了導致 2003 年致命的 SARS 爆發的病毒。而這種事可能會再發生。創造新的 SARS 病毒所需的所有成分研究人員 11 月 30 日報告稱,在目前感染馬蹄蝠的病毒中發現了公共科學圖書館病原體。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醫學院的病毒學家拉爾夫·巴里克(Ralph Baric)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他說,這些病毒「將在未來引發疫情」。 “我們不能放鬆警戒。”
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是由一種冠狀病毒引起的。 2002 年中國南方廣東省發現首例人類 SARS 病例後,2003 年該疾病在全球流行,導致 8,000 多人患病,774 人死亡。
在那次疫情中,活體動物市場上出售的蒙面果子狸將病毒傳播給了人類。目前尚不清楚果子狸是否是該病毒的最初來源,或者是否是從其他動物身上感染的。從那時起,證據就不斷積累暗示馬蹄蝠的起源(SN:2013 年 11 月 30 日,第 11 頁13)。不過,到目前為止,從蝙蝠身上分離出的冠狀病毒在基因上與 2003 年爆發的冠狀病毒不同,這表明蝙蝠病毒株並不是 SARS 的直接祖先。
經過五年對中國南部雲南省一個洞穴中的蝙蝠進行調查後,石正麗及其同事在馬蹄蝠(尤其是在馬蹄蝠中)中發現了 11 種與 SARS 相關的新病毒株。中華菊頭蝠)。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病毒學家施說,在這些病毒株中,研究人員發現了與流行病毒株相似的 SARS 冠狀病毒的所有基因。
巴爾的摩馬裡蘭大學病毒學家馬修‧弗里曼 (Matthew Frieman) 表示,這些新株與人類版 SARS 病毒比先前發現的蝙蝠病毒更相似。
透過分析新病毒的完整基因組成,石和她的同事追溯了可能產生原始SARS病毒的步驟。病毒 DNA 中的一些位點似乎特別容易重排,因此重新混合的情況經常發生。巴里克說,這項研究表明,病毒之間的重組影響了 SARS 的進化。
施的團隊發現,其中一些菌株已經可以在人體細胞中生長。弗里曼說,這顯示「這些蝙蝠體內存在的病毒有可能傳染給人類」。 “他們是否願意,誰也說不準。”
弗里曼和巴里克說,試圖透過消滅蝙蝠來阻止這種跳躍並不是解決方案。蝙蝠執行許多重要的生態任務,例如吃昆蟲和為一些植物授粉。弗里曼說,冠狀病毒不會使蝙蝠生病,因此研究蝙蝠的免疫系統可以為科學家提供如何對抗這種疾病的線索。
編按:本文於2017年12月11日更新,刪除了果子狸的描述。它們不是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