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聳的火雷雲可以噴出與火山爆發一樣多的氣溶膠
隨著暖化加劇野火,可能會為更強的火積雨雲創造條件
2020 年 1 月 31 日,澳洲東南部奧羅拉爾山谷發生強烈野火,產生的煙霧產生了巨大的、穿透平流層的火積雨雲(pyroCb)。 科學家們正在尋求了解這種雲是否會隨著氣候變遷而變得更加普遍。
布魯克米切爾/蓋蒂圖片社
2019 年底,澳洲山火產生的巨大煙塔創下了有史以來最高、最大的火災引發雷暴的新紀錄。 它也可能代表一個新型火山規模「火積雨雲」事件”,科學家們在 12 月 11 日美國地球物理聯盟秋季會議的線上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2019-2020 年「黑色夏季」期間,澳洲東南部發生了特別嚴重的火災野火季節導致 12 月 29 日至 12 月 31 日期間發生 32 起獨立的火積雨雲(pyroCB)事件的「超級爆發」(序號: 3/4/20)。 由此產生的煙霧如此巨大以至於它上升到高處進入大氣層長達 35 公里,進入平流層,遠高於噴射機飛行的高度(序號:2020年6月15日)。 加上 1 月 4 日的第二次大羽流,他們向平流層注入的氣溶膠顆粒數量是先前記錄的任何 PyroCb 事件的三倍。
美國海軍研究中心的氣象學家戴維·彼得森(David Peterson) 表示,如此持久、激烈的事件“是我們以前從未見過的”,超越了之前的記錄保持者,即2017 年太平洋西北地區上空形成的巨大火雲。 就進入平流層的氣溶膠的絕對數量而言,澳洲羽流與最強烈的火山爆發相當在過去的25年裡。
這些顆粒對大氣、天氣模式和臭氧層有何影響仍不清楚。 科學家在長達 10 個月的時間裡檢測到了 2017 年羽流的痕跡; 彼得森說,黑夏羽流的顆粒仍然揮之不去。 他的作品將出現在即將出版的雜誌上NPJ 氣候與大氣科學。
隨著氣候變暖,這些事件是否會變得越來越普遍還不清楚。 PyroCb 雲需要非常大且極熱的火災和雷暴形成的條件,包括大氣層中數公里處的水分。 由於氣候變化,這些情況可能在某些地區變得更加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