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拉桑德斯 (Laura Sanders) 追蹤大流行病毒的曲折
科學家現在有了確鑿的證據,可以解釋去年大流行的 H1N1 病毒的怪異之處之一。 兩項新研究,其中一項發表於科學另一個在科學轉譯醫學,指出最新的大流行流感株與 1957 年之前出現的病毒有何驚人的相似之處,解釋了為什麼目前的病毒不會傷害老年人。
結果很有趣,但並不令人瞠目結舌,這就是為什麼您在「已刪除的場景」部落格中而不是在「科學新聞」的新聞部分中閱讀有關它們的原因。 有強烈跡象表明,1957 年之前流行的流感(1918 年大流行流感病毒株及其後代)與目前的 H1N1 大流行相似。
新的研究似乎很好地證實了我們討論過的預感先前對 H1N1 流感的報告:可以這麼說,老年人的免疫系統已經圍繞著流感塊,並遇到了與當前大流行類似的流感病毒株。 推理是,由於他們的身體已經暴露於這些病毒,他們的免疫系統記住瞭如何擊退它們。 相較之下,年輕人幼稚的免疫系統卻被最近的 H1N1 流感打了個措手不及。
新的研究顯示,儘管 1918 年的流感和當前的大流行席捲全球相隔 90 多年,但它們具有關鍵的相似之處。 在裡面科學轉譯醫學在3 月24 日發表的論文中,來自馬裡蘭州貝塞斯達國立衛生研究院和亞特蘭大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的一組研究人員表明,接種過1918 年大流行疫苗的小鼠體內的抗體也可能導致2009 年大流行病毒,而接種了目前大流行流感疫苗的小鼠則不受 1918 年病毒的影響。 這種共同保護似乎就是為什麼老年人不容易感染當前流感大流行的原因。
新研究更進一步,找出了 H1N1 病毒的關鍵蛋白與 1918 年大流行株之一之間的相似性。 所討論的蛋白質是血凝素,它裝飾病毒顆粒的外部,使其成為抗體和疫苗的重要目標。 (血凝素的版本也為病毒提供了部分名稱——當前的大流行和 1918 年的大流行都攜帶該蛋白質的 H1 亞型。)
研究團隊發現,與大多數季節性流感不同,兩種病毒株中的部分血凝素蛋白缺乏被一種稱為聚醣的糖分子修飾的能力。 這種糖基化的缺乏使得病毒能夠感染目標細胞。
另一項近期研究發表於 3 月 25 日科學,解析了當前大流行和 1918 年病毒的血凝素蛋白的非常詳細的結構。 來自加州拉霍亞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納許維爾范德比爾特大學和紐約西奈山醫學院的科學家比較了這兩種蛋白質的形狀,並得出結論,1918 年病毒中的血凝素是1918 年病毒的「非常近親」。 團隊也發現這兩種病毒都缺乏糖基化位點。
隨著時間的推移,H1N1病毒正在消退。 CDC 報告稱,目前其活動是相對較低。 但是,有助於闡明 H1N1 流感怪癖的研究,例如這些,將使科學家們更好地了解如何處理這種病毒,他們說病毒可能會在下一個流感季節重新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