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個安全系統,該系統分析腦電波以確定用戶的精神狀態,並提供或拒絕基於它們的資源訪問。一份題為“使用情感模式的腦電波身份驗證”的研究論文發表了最新一期的國際高級情報範式雜誌,並描述了使用腦電波生物識別技術來補充訪問控制系統。
基於精神狀態的安全系統的應用可能包括控制建築物,計算機資源和銀行帳戶的訪問,以保護在情感壓力下的人或麻醉品的影響,以免傷害自己或他人。根據研究,它可用於保護軍事,電子學習和醫療保健系統。
最初對該系統進行了訓練,以根據響應聽覺刺激而產生的電波模式來識別用戶的情感“指紋”。一旦模式與情緒狀態匹配,它們可用於評估訪問請求。
Tulceanu解釋說:“動機的真正引擎是我們感知愉悅和恐懼痛苦的能力,從而獲得回報和懲罰。” “我們對危險情況做出反應的能力與我們與環境和自我保護感相關的能力直接相關。”
Tulceanu提到抑鬱,壓力,焦慮和藥物濫用是導致腦電波模式變化的原因,這些變化可能會對個人的決策產生不利影響,並說未來關於預測情緒狀態緩慢變化的研究也可能促進退化性精神疾病或慢性抑鬱症。
目前存在技術來評估一個人的基於面部形象的情緒狀態,例如IMRSV在2015年被Kairos收購之前開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