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正在使用面部和語音認可來操作“互聯網法院”,該法院允許原告和被告通過計算機或移動設備參與,而陪審團和其他各方則通過屏幕連接,市場見解報告。
法院位於廣電區,主要涉及諸如在線貸款和購物協議以及知識產權案件之類的互聯網服務的爭議。
通過將面部圖像與國家ID系統相匹配來驗證案件中每個人的身份,法院還使用電子簽名。法院還提供AI風險評估工具,並可以自動通過機器翻譯和語音互動生成法律文檔。
2017年在北京有45,000多個法院案件,涉及在線糾紛,據報導較低50%,互聯網法院可能會幫助該系統通過日益增長的案件。中國的第一個互聯網法院於2017年在杭州開放,州媒體媒體新華社報告說,三分之一將在本月在廣州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