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專利發給亞馬遜,這將使Alexa能夠識別一系列用戶特徵,包括口音和情感狀態,攔截報告可能會引起面部識別技術的類似民權問題,包括對監視,隱私和歧視性廣告的擔憂。
專利中描述的功能包括識別用戶的種族,口音,情緒狀態,性別,年齡和背景噪音。
隱私和數據保護法沒有考慮到此類能力,電子邊境基金會(EFF)高級律師安德魯·克羅克(Andrew Crocker)表示,《外國情報監視法》(FISA)賦予美國政府授權私下要求訪問數據,例如種族或雅氣,這可能有助於確定潛在的恐怖分子。隱私專家還指出,有可能用於移民控制執法的能力。
亞馬遜還沒有提供有關其收到的國家安全信(NSL)的太多信息。根據Intercept的說法,Apple,Facebook和Google的報告表明,使用NSL來強迫科技公司的信息正在增加。亞馬遜信息請求報告表明,它在2015年(啟動Echo Smart Home揚聲器的那一年)收到的用戶數據的傳票數量很大。 1986年通過的《電子通信隱私法》(EPCA)為亞馬遜收集的語音數據提供了一些保護,但它們是有限的,而被截距採訪的隱私專家在對這些保護程度的解釋方面有所不同。新罕布什爾州的一名法官最近命令亞馬遜在謀殺案中移交了Echo的錄音。
為了回應出版物的查詢,亞馬遜表示將遵循其隱私政策,專利是探索性的。
攔截引用了人權觀察報告的報告,中國政府聲稱已通過技術解決了幾起刑事案件語音生物識別提供商iflytek並報告說,德國政府已經測試了語音分析軟件,以驗證難民來自何處。
全球市場語音和言語識別到2025年,分析師公司Tractica預測技術的價值為69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