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發行10位獨特國家ID卡計劃的一部分,緬甸正在進行的生物識別數據收集過程,引發了權利活動家的批評,他們說軍事政權可以利用該程序加劇已經令人擔憂的人權狀況。
根據gy文章,在6月和7月,軍事政權培訓了生物識別數據收集器,然後在該國許多城鎮收集了公民的生物識別和傳記數據。
自2021年軍事接管以來,緬甸政府一直被指控侵犯權利,包括通過互聯網關閉和移動網絡限制來扼殺言論自由。
緬甸的移民和人口部負責監督指紋,虹膜和麵對註冊者的生物識別技術以及其他個人信息,例如其名稱,地址,血型和電話號碼。數據收集涉及10歲及以上的公民以及居住在該國的外國國民。
激進主義者聲稱,為數字身份證項目收集的個人數據可用於監視,並壓制批評政府過剩的人的異議。
恩格格迪亞還暗示了人權活動家指責該政權進入“數字獨裁統治”,在該政策中,該國的ICT空間由鐵拳控制。
2021年,人權觀察在一份聲明中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政府發起的面部識別監視項目。由於該項目的第一階段推出,因此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並在首都安裝了300多個配備AI-AI-Apecip攝影機。
緬甸首先發布的計劃對於2019年的國家生物識別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