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四分之一的數字身份服務提供商在英國的數字身份和屬性信任框架(DIATF)認證的數字身份服務提供商中甚至都不知道他們期望遵守的可訪問性標準。生物識別提供者也不會以相同的方式評估偏見,這導致在最新版本的信託框架中添加了更具體的測試要求(0.4)。
這是英國第二屆年度數字身份和屬性辦公室(OFDIA)的發現包含監控報告。該報告最初發表於11月,Ofdia的建議在周四發表的博客文章中共享。
OFDIA建議政府加強DIATF中的可訪問性規則,並使服務更容易適應憑證。
超過一半的服務(54%)報告了會議或超過W3CWeb內容可訪問性指南(WCAG)2.0(aa)。但是27%的人說他們不知道這一要求。
服務提供商通過操作測試,方案測試和技術測試,大致相等的措施來評估其生物識別技術,以評估其偏見,而5%的人說他們根本不執行任何偏見測試。幾位受訪者承認,他們不知道是否對其人口差異的生物識別技術進行了任何測試。面部生物識別是92%的受訪者使用的方式。
基於既定標準的內部測試是最受歡迎的方法,然後進行外部獨立測試認可的測試實驗室。儘管如此,只有30%的人與不同的人群群體有關其技術的準確率數據。
Ofdia還分享了2025年改進包含調查的計劃。它們包括有關是否提供可重複使用的數字身份的新問題,無論該服務是基於雲還是設備,每個月進行的客戶數量和支票的平均數量以及如何收集輟學或不成功的檢查數據。
完成2025年調查的截止日期是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