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解鎖了量子詞彙,這是從計算機科學邊緣帶入量子計算的主要步驟。
來自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證明了量子邏輯,使用矽芯片內的一對電子。研究結果於11月16日星期一在《雜誌》上發表自然納米技術。
量子代碼擴展了標準,二進制編碼的可能性,其中數據表示為1和0。通過標準模型,兩個位只能表示四個代碼詞:00、01、10和11。
使用量子代碼,代碼單詞可以以更多的變體表示,例如01 + 00或00-11。
量子邏輯依賴於量子糾纏,量子糾纏是一種現象,儘管它們之間的距離,但兩個粒子仍然連接。一個粒子立即影響另一個粒子。
首席研究員安德里亞·莫雷洛(Andrea Morello)指出,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稱量子糾纏是“遠距離的怪異動作”,他是UNSW電氣工程與電信學院的教授,量子計算與通信技術中心的計劃經理。這種效果因吸引一些領域最深層的思想家而聞名。
“愛因斯坦對糾纏持懷疑態度,因為它似乎與'地方'的原則相矛盾,這意味著對像不能立即從遠處影響,”說莫雷洛。
量子代碼通過了臭名昭著的貝爾測試,該測試是由約翰·貝爾(John Bell)創建的,以結束具有量子糾纏實驗中的任何漏洞。貝爾測試失敗的實驗可能受到局部變量的影響,這些變量可能會產生僅是怪異作用的局部變量。
根據莫雷洛的說法通過鈴鐺測試證明,量子計算機的操作完全由控制。他還補充說,純量子類型的代碼需要使用兩個粒子之間的細膩量子糾纏。
由於研究人員能夠將電子用作矽芯片上的量子位,因此建造量子計算機的努力變得更加可實現。
開發人員無需使用異國情調的材料來製作能夠在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的時間內處理數據的計算機,而是可以與良好的舊時尚矽一起使用量子功率來增強現有的芯片原理圖。莫雷洛(Morello)證實,他們所取得的成就是電氣工程的真正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