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趕出行星大男孩俱樂部八年後,冥王星仍在經歷身份危機,因為科學界仍在就其作為矮人星球的地位進行激烈的辯論。
但是,如果冥王星在國際天文聯盟(IAU)上的人們負責對天體進行分類的國際天文聯盟(IAU),可能會再次對冥王星進行重新分類,以了解普魯托公眾的投票結果,說冥王星是一個星球。投票是在哈佛 - 史密斯森式天體物理學中心舉行的,三名行星科學家在那裡討論了冥王星的分類。
IAU星球定義委員會的前主席Owen Gingerich採取了歷史觀點,並說:“行星是一個文化定義的單詞,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改變。”他的觀點由小行星中心的副主任加雷斯·威廉姆斯(Gareth Williams)反駁,後者捍衛了國際貿易委員會根據三個標準將冥王星重新分類為矮星的決定。
為了使天體被視為行星,它應該繞太陽繞,應繞著圓形或近環,並且應該是其附近最大的物體,並且不得在另一個具有相似大小和形狀的物體附近。冥王星符合前兩個資格,但由於其他幾個矮人的行星潛伏著天文學的石頭,因此未能滿足第三個資格。
冥王星于1930年首次被歸類為行星,但懷疑論者在1970年代浮出水面,指出了冥王星周圍的大行星的存在。埃里斯(Eris)是我們太陽系中最大的矮星行星,比冥王星大27%,冥王星的半徑僅為750英里,或者僅佔地球半徑的五分之一。
Live Initiative的哈佛起源主管Dimitar Sasselov將行星定義為“圍繞恆星或恆星殘餘物形成的最小的球形物質”。根據這個定義,冥王星絕對是一個星球。
討論之後,觀眾對他們的觀點進行了權衡,並同意了薩塞洛夫的定義。當然,公眾投票並不能正式計算IAU啟動冥王星的重新分類,只有行星科學家才能呼籲國際機構重新審視冥王星的地位。
“目前尚無任何天文學家要求將此問題放在大會議程上,”說IAU新聞官拉爾斯·林德伯格·克里斯滕森(Lars Lindberg Christensen)在電子郵件發送給《今日美國》的一份聲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