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危地馬拉一個3000年曆史的瑪雅遺址的發現表明,古代人已經養育並交易了狗來進行食物和禮儀目的。
考古學家發現並檢查了Ceibal採礦地點中貓和狗的牙齒,該地點存在於公元前700至350年
在該研究中發表的研究目的國家科學院論文集是為了測試同位素的樣品,並得出結論是動物是馴化還是在野外餵食。
科學家使用碳同位素來識別動物的食物來源。例如,高水平的碳同位素意味著動物可能是玉米餵養的,而低同位素則表明它在野外吃了。
這些數字表明,在瑪雅文明期間存在的狗被馴化,並將玉米作為食物。同時,鹿的骨頭表現出屠夫標記,表明它們可能在野外被獵殺,並且可能沒有被當地作物餵食。這些貓,包括一個類似於美洲虎的大貓,顯示出食用野生植物的同位素特徵。
有趣的是,這項研究由史密森尼熱帶研究所的考古學家阿什利·夏普(Ashley Sharpe)領導,揭示了兩隻狗的遺骸在Ceibal在危地馬拉,這些同位素可能適應了更乾燥和山區的環境。
“這是美洲狗在景觀周圍移動的第一個證據。大約有1000年,有證據表明狗被搬到了加勒比海的島嶼,但Ceibal遺體的日期約為公元前400年。說。
動物作為權力和經濟穩定的象徵
夏普說,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調查動物(例如狗)在演變中發揮的作用瑪雅文明或一般的古代中美洲。
“我在CEIBAL-PETEXBATUN考古項目的同事將發布其他分析,我期待找出該地點的所有人類遺體是否來自該地區,” Sharpe說。
但是,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狗可能被用於儀式展示力量或在其他部落中進行交易。
她進一步解釋說,動物在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社會的發展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夏普告訴CNN,在古羅馬,美索不達米亞和中國的動物是其經濟體系的一部分,這解釋了為什麼這些動物一直被運送到了基礎上。
重要的是要通過考古學研究注意這些差異,因為在美洲,動物飼養和繁殖具有宗教或文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