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興起不僅引發了創新,而且還引發了世界能源使用的戲劇性尖峰。國際能源局(IEA)的開創性報告說從數據中心(包括運行AI)中,將在未來五年內翻一番。
到2030年,他們將佔全球電力的3%。僅AI可能是該激增的一半以上的原因。
人工智能繁榮的氣候影響
一些更新的高端數據中心已經使用了100,000戶家庭的功率。隨著AI模型的擴展並變得更加複雜,IEA警告未來的高度大規模中心可能需要多達20倍的功率,從而對電網和氣候目標產生巨大壓力。
運行AI的環境成本不僅假想。難怪這一點已經發生了。在接下來的五年中,IEA表示,數據中心將產生全球基於燃燒的排放的1.4%,這一數字接近航空業的碳影響。而且,這甚至沒有開始考慮建造新設施並生產建造它們所需的設備。
儘管IEA表示,到2030年,大約50%的數據中心電源將由可再生能源提供,但平衡將取決於煤炭,核和新鮮建造的氣體燃氣電站。批評家指出,這種情況遠非可以實現的可持續性。
AI可以協助解決它的問題嗎?
IEA還說,儘管具有高昂的功耗,但AI具有巨大的帶頭能源效率和氣候補救措施的潛力。下一個網絡列舉AI在此類領域可以做的事情:
- 提高電網
- 通過更準確的預測來增強太陽能和風電場的生產
- 確定基礎設施洩漏
- 設計有效的運輸網絡
- 尋找電池和技術的可持續材料
但是,該報告警告說,如果政府不建立促氣候監管制度和激勵措施,這些收益將是“邊際”。 AI的淨氣候效應將取決於其設計和部署的方式。
評論家說,IEA做得還不夠
儘管IEA謹慎樂觀,但其他人則指出,該報告低估了這種情況的緊迫性。
研究員Alex de Vries認為IEA是預測太低AI未來的能源消耗,指出當前的增長率可能會嚴重破壞世界氣候目標。
盧森堡能源部長克勞德·特爾瑪斯(Claude Turmes)走得更遠,指責IEA輕描淡寫其發現以安撫政治權力和科技巨頭。他批評該機構沒有向政府提供有關如何降低大型數據中心風險的明確監管指導。
最終,隨著AI深深地嵌入日常生活中,重點必須轉向更智能,更有意識地使用計算能力。如果沒有戰略監督,人工智能的能源食慾就可以消除其作為氣候解決方案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