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資料中心甚至個人的儲存需求不斷增長,硬碟製造商正在努力提供更大容量的型號。但目前的磁力記錄技術有其局限性,特別是在盤片上儲存的資訊密度方面。
該解決方案可能來自 HAMR(熱輔助磁記錄)技術,因為維也納技術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出版物中宣布,他們能夠達到 13.23 Tbits/inch² 的記錄密度。目前,一個8TB硬碟表面密度為 1334 Gbits/inch²,或約 1 Tbit/inch²。此外,市場上最大的 3.5 吋硬碟之一是超星He10其容量為 10 TB,密度為 816 Gbits/inch²。希捷還提供 10TB 硬碟,但未指定其密度。總而言之,這裡介紹的 HAMR 技術將能夠提供十倍以上的儲存容量,並提供…100 TB 的硬碟!

它是如何運作的?
此技術使用雷射光束在要寫入資料位元的精確位置短暫加熱磁碟表面。加熱後的支撐件更容易被磁化。此外,顆粒的較輕磁化限制了與超順磁性相關的風險(磁化對溫度敏感且可以變為零),並且透過冷卻支撐體可以快速穩定寫入的資料。
就目前的技術(PMR、SMR)而言,「顆粒」尺寸的減小會導致穩定性問題以及執行讀寫操作的困難。 HAMR技術解決了這些問題,但需要精確調整雷射的溫度和位置。
維也納技術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了大量模擬,改變這兩個參數來優化設置,以提供最高密度。這些數據可供硬碟製造商使用,但由於雷射的存在,設計和生產要複雜得多。 HAMR 磁碟在製造商中仍處於原型階段,第一個商業模式在 2018 年之前還沒有規劃。
來源 :實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