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至2008年間,經合組織成員國居民的手機話費下降了21%至32%。這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今天發布的一項研究的結論之一。
這項研究內容浩繁(超過 350 頁),涵蓋 2008 年 8 月,回顧了 30 個國家的固定和行動電信市場。第七章專門討論關稅的演變,對法國來說並不是很討好。
我們發現,無論經合組織如何劃分,該國通常都位居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中最昂貴的國家 (1)。
法國,比荷蘭貴三倍
當然,該方法沒有考慮「免費」通訊(同一家庭的用戶之間的首選號碼清單),這是法國運營商中非常常見的做法。但儘管如此,法國還是在20e位置,落後於葡萄牙、波蘭甚至土耳其,用於適度使用 (1)。
2008 年 8 月法國的平均價格為每年 378 美元,即每月 31.50 美元。我們與荷蘭的每月 11 美元,甚至與 OECD 的平均水平(每月 26.40 美元)相去甚遠。在歐洲,只有義大利、希臘、德國和西班牙的表現比法國差。在研究的另外兩個細分市場(低度使用和密集使用)中,法國營運商的表現也並不好,分別排名第 21 位e等19e,滿分 30 個國家。排名墊底的是加拿大、西班牙和美國。法國消費者仍然抱持著一個希望:第四家行動營運商的到來將(重新)發起競爭。
(1) OECD根據消費者的溝通習慣研究了消費者的平均價格:
使用率低:每年 360 分鐘語音、396 則簡訊、8 則彩信
平均使用量:每年 780 分鐘語音、600 則簡訊、8 則彩信
密集使用:每年 1680 分鐘語音、660 則簡訊、12 則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