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V30有很好的論據,但姍姍來遲。 2018年,即使其新旗艦在Galaxy S9和其他華為P20之後再次上市,這家韓國製造商仍希望在高階智慧型手機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特別是得益於人工智慧。正因如此,這款 G7 才打上了 ThinQ 品牌,專門用於受益於 LG 人工智慧的產品。附有技術表先驗可靠,但發布日期與競爭對手有點不一致,LG G7 是否擁有贏得勝利的所有優勢?
一款漂亮的智慧型手機,但並未徹底改變這類型
有了 LG G7,我們面對的是一個美麗的物體,既薄又圓。然而,它與許多最近推出的競爭智慧型手機沒有什麼真正區別。值得注意的是,它採用了19.5:1的格式(這是流行的),6.1英寸的面板,螢幕邊框有限但並非沒有,顯示比例高達82.2%。事實上,製造商選擇了與這種長格式相符的凹口解決方案。它包含用於通知的 LED 指示燈、前置相機和一個揚聲器。如果您想刪除此“缺口»,LG已經在螢幕設定中規劃了這一點。您可以使其消失,或者相反,透過選擇周圍帶的顏色或形狀來突出顯示它。
很難感受到非常高階設備的創新性所帶來的令人驚嘆的效果。只有玻璃背面閃閃發光的反光才賦予它一點額外的特色,使其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除了不可避免的指紋之外,玻璃還意味著滑倒和破損的高風險。為了限制損壞,LG 使用康寧大猩猩玻璃 5 來保護其智慧型手機的螢幕和背面。在背面,我們發現居中的垂直放置的雙照片模組以及使用起來相當靈敏的指紋感應器。
位於邊緣的按鈕易於操作,讓您每天都能愉快地使用該設備。左側整合了專門用於音量和 Google Assistant 快捷方式(可以停用的按鈕)的按鈕,而保留用於解鎖螢幕的密鑰位於右側。陷阱傑克請務必接聽電話,位於麥克風的下緣、用於充電的 USB Type-C 連接埠和第二個揚聲器。 SIM 和 microSD 卡抽屜(是的,記憶體是可擴展的,這種情況越來越少見!)可以在裝置頂部存取。
歡迎回歸 IPS 螢幕
G7 配備大型 IPS LCD 面板,具有 QHD+ 清晰度(3120 x 1440 像素),解析度高達 563 ppi。 LG 沒有選擇 V30 的 OLED 技術,說實話,這並不是一個很大的損失,遠非如此。優秀的 LCD 比普通的 OLED 更好。此處,螢幕亮度完美無缺,記錄峰值為 511 cd/m²。 2086:1 的出色對比度增強了良好的整體印象,面板在任何情況下都易於閱讀。僅其 Delta E 為 5.33 表示缺乏色彩保真度。白色往往有點藍色,但這可以在螢幕設定中部分糾正。例如,「劇院」模式對應於最接近現實的配置文件,但如果您是非常挑剔的類型,那麼您可以自由地迷失在 LG 提供的大量可能性中,在調整溫度和顏色劑量之間。
非常現實的疊加
LG G7 並未受益於最新版本的 Android Oreo 8.1,但對 8.0 感到滿意。當我們寫下這些文字時,最後一次安全性更新可以追溯到 2018 年 5 月。與去年的 LG G6 相比,它並沒有太大變化,所以習慣它的人不會迷失方向。我們發現參數分類為選項卡、預裝應用程式(通常無用)和許多自訂元素,例如顯示或不顯示應用程式抽屜、更改圖標樣式、螢幕校準甚至凹口的呈現,如在此測試中指定上游。
但這款G7的重要一點就是它的LG所提出的人工智慧。位於左下邊緣的實體按鈕可讓您快速啟動 Google Assistant。如果按住手指,您可以與助手聊天,如果點擊兩次,Google Lens 就會打開。非常實用,但在使用上沒有什麼革命性的,特別是因為這些功能專門使用谷歌著名的人工智慧(並且存在於大多數智慧型手機上),而不是人們所期望的 LG 的人工智慧。另一方面,老實說,Android智慧型手機製造商整體上還沒有拿出更好的替代方案。正是在照片方面,LG 試圖在人工智慧方面脫穎而出。稍後我們會看看他是否成功。
在臉部辨識方面,LG 提供的功能並不是 Android 智慧型手機上最快的功能,但對於解鎖螢幕來說仍然可以接受。
非常強大的智慧型手機
G6 憑藉其 Snapdragon 821 落後,而其競爭對手則配備了 Snapdragon 835。銀河S9等S9+),G7 配備 Snapdragon 845。所有任務都順利進行。即使對於資源最密集的遊戲,我們也沒有註意到任何真正會破壞遊戲的緩慢情況。然而,玻璃外殼的設備仍然會很快升溫,尤其是在使用相機幾分鐘後或充電時。它非常本地化,但從長遠來看,它可能會讓雙手變得有點煩人。
輕微自主
3000 mAh 相當於非常高階智慧型手機上常見的電池容量。在實施我們的各種自主測試後,LG7 的表現並不算太差,但仍比競爭對手(包括 V30)低一個檔次。在通訊方面,它持續了 22 小時多一點,但在多功能自治方面,它幾乎不超過 10 小時。為了比較,三星 Galaxy S9等索尼 Xperia XZ2通話時間可超過一天,多用途使用時間可超過 11 小時。 LG V30 持續了將近下午 1:30。我們顯然有點失望。
實際上,經過一天的拍照、發送訊息和一些小型遊戲後,G7 往往很快就會失去動力。最好在一天結束時有反射性地充電,以免晚上沒電。可以透過停用“始終顯示»。
幸運的是,它受益於 LG 充電器的快速充電“快速充電» 中提供包裝離開。四十分鐘左右,後者已經可以恢復50%的電力。要恢復100%的電量,你只需要等待一個半小時多,這是相當可觀的。
照片很成功,但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
LG 是一家過去已成為拍照手機領域標竿的製造商。 G7 ThinQ 配備雙照片模組,其中包括 16 Mpix 廣角 (71°) 主感光元件,光學開口為 f/1.6。第二個 16 Mpix 感光元件專用於超廣角拍攝 (107°),其光學元件在 f/1.9 時開啟。已經是該品牌兩代人的慣常組合,與 iPhone Pro 那樣偏愛帶有散景效果的肖像模式的趨勢相去甚遠。讓我們看看這個串聯是否能夠發展和改進。
在良好的條件下,照片完全令人滿意。然而,它們並沒有帶來無與倫比的三星 Galaxy S9 的所有優勢,但可以依靠非常好的對比度和一定的清晰度。顏色有時太亮,甚至可能有點太多,這使照片失去了自然渲染的效果。該處理提供了平滑的效果,但在某種程度上破壞了紋理效果。我們距離災難還很遠,但如果與 2017 年的 G6 相比,LG 確實是倒退了一步。
人像模式在人像模式下可提供相當不錯的效果,輪廓清晰。在拍照之前或之後,可以使用滑桿系統來強調或減少背景中的模糊。下面,右邊的照片對應的是最初使用人像模式預設深度效果拍攝的照片,而左邊的照片是事後修改的,將效果推到最大散景。
在低光源下,由於處理過於繁重,細節會消失。紋理效果消失,顏色遠離自然渲染。我們離什麼還很遠華為P20 Pro它在低光源下創造了奇蹟,甚至是對細節不那麼吝嗇的 Galaxy S9 和 S9+。我們注意到模糊的面紗,甚至比高光下更強迫的顏色。可以手動增加光線,但這會延長曝光時間,因此模糊的風險會增加十倍。
LG 的照片軟體恰好是市場上最好的照片軟體之一。然而,它仍然易於訪問且使用愉快。我們發現專業模式可以讓您平衡白平衡、調整ISO感光度、曝光時間、曝光度等。還有一些選項可讓您以所需的格式儲存、是否啟用 HDR(預設啟用)、啟用即時濾鏡甚至全螢幕觀看模式(這會降低影像的解析度)感測器至 10 Mpix)。對兩個感測器均有效的功能。
至於超廣角,畫質較主模組稍有下降。儘管如此,這款鏡頭仍能發揮其捕捉風景的作用。 LG 至少可以為提供這種焦距的原創替代方案而感到自豪。在智慧型手機螢幕上看起來很舒服,但與使用主感應器拍攝的影像相比,這些影像缺乏細節。然而,影像邊緣的畸變並不太明顯。對於用超廣角拍攝的夜間照片來說,沒什麼令人驚訝的,動態和細節再次受到打擊。
借助人工智慧,G7的照片軟體能夠辨識面向相機的物體。但要小心,您會對螢幕上出現的大量單字感到驚訝。真正的洪水有時非常令人驚訝,因為它完全不符合預期。從邏輯上講,此選項可讓您根據識別的場景自動提供最佳的照片設定。不幸的是,顏色往往過於花哨。如果我們對 P20 Pro 的智慧模式提出質疑,該模式試圖透過非常強調的飽和度來美化視網膜,而不是再現真實的色彩,那麼我們必須認識到 G7 也存在同樣的缺陷。下面,左側的人工智慧被激活,顯示的顏色與現實相差甚遠。
與後部模組一樣,前置照片感應器也提供肖像模式。結果非常有說服力,有足夠的細節自拍照。
LG 的新旗艦在視頻方面表現非常出色:穩定性良好,動態可控,可實現最佳過渡,但不會太多”捲簾百葉窗»(邊緣變形)、相當流暢的錄製、很多細節……顏色可能有點太明顯,但總的來說,G7 提供了 800 歐元智慧型手機市場上最好的視訊解決方案之一。預設情況下,它以 60 fps 的速度進行全高清拍攝,但您也可以使用 4K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