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行星和彗星等宇宙天体的形成,人们认为磁性在将所有尘埃颗粒和岩石吸引在一起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虽然我们知道大多数行星都有磁场,磁场从其核心延伸到太空,以保护表面免受太阳风和辐射的影响,但我们无法验证彗星是否具有相同的磁场。
这种情况在 2014 年 11 月发生了变化,当时欧洲航天局的罗塞塔任务创造了历史,将其菲莱探测器降落在一颗 67P/Churyumov-Gerasimenko 宽 4 公里的彗星表面。 在这近两个小时的过程中,两艘航天器都使用专用设备测量了彗星的磁场。
科学家们现在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67P彗星没有磁场。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也是我们想要测量的关键事物,”欧空局罗塞塔项目科学家马修·泰勒说,告诉 Quirin Schiermeier自然。
“丘留莫夫-格拉西门科不具有磁场,这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行星构件如何从原行星盘演化而来的难题。看来我们必须在开始的模拟中关闭磁性效应。”
在 67P 彗星上发现磁性可能支持这样的理论:磁引力在早期太阳系中彗星和原行星的聚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新数据似乎排除了这一理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这样。
研究结果在一次会议上进行了描述欧洲地球科学联盟本周在奥地利,该杂志还发表了一份随附的报告科学。
利用来自各自航天器的数据,欧空局团队已经能够重建菲莱探测器的着陆序列,该探测器在最终停止之前与彗星表面接触了四次。
BBC 的乔纳森·阿莫斯 (Jonathan Amos) 描述了这次着陆:
“众所周知,机器人弹了起来,数据表明,在 46 分钟后,在移动了约 630 米的距离后,菲莱再次接触了地面。但这显然是对悬崖结构的一次掠过打击,因为数据的解释是机器人开始翻滚。
菲莱在出人意料的穿越彗星的旅程中又前进了 600 米,实现了更稳定的着陆,然后短暂地再次升起并停下来,最后在电池电量耗尽之前在黑暗的沟渠中拍摄到了照片。 从第一次接触到第四次接触,间隔了 117 分钟。”
这可能不是欧空局工程师所希望的顺利着陆,但事实证明它对于数据收集的目的非常有益。
主要作者汉斯·乌尔里希·奥斯特 (Hans-Ulrich Auster) 表示:“这次计划外的飞越地表实际上意味着我们可以用菲莱号在我们接触过的四个点以及地表上方的一定高度范围内收集精确的磁场测量结果。”新闻稿。
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比较更多的测量结果,并最终确定磁场的强度并不取决于菲莱表面上方的高度或位置。 如果彗星有磁场,他们预计着陆器越接近彗星表面,磁读数就会明显增加。
“但我们访问的任何地点都不是这种情况,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彗星 67P/Churyumov-Gerasimenko 是一个非常非磁性的天体,”奥斯特说。
结果并不排除磁性可能在行星或彗星生长的最初阶段发挥重要作用,将小尘埃颗粒聚集在一起的可能性,但它们使得一旦物体达到一定程度,磁性就会促进物体的生长就变得难以置信。奥斯特告诉我们,尺寸自然。
罗塞塔任务的下一个障碍是与着陆器重新建立联系,着陆器在彗星上停留 64 小时后失去动力,据信位于非常寒冷的阴凉区域。 随着彗星在未来三到四个月内靠近太阳,它可能会启动并发送信号。 为了科学的缘故,我们希望它确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