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印加人在秘鲁掌权并开始庆祝他们的太阳神之前,一个鲜为人知的文明就正在建造美洲最早的天文观测站。
虽然不像巨石阵等遗址那么古老,但这些被称为 Chankillo 的古代遗址被认为是“人类创造性天才的杰作”,拥有世界其他地方没有的独特功能。
该考古遗址位于秘鲁沿海沙漠,以一排 13 座石塔而闻名,这些石塔从北到南沿着山丘的地平线排列,就像一个露齿的底部微笑。
昌基洛十三塔。 (大卫·埃德加/维基百科/CC BY-SA 3.0)
除了这座被称为十三塔的非凡建筑之外,天文台的废墟还包括一座三墙山顶建筑群,称为“堡垒神庙”,以及两座建筑群,称为“天文台”和“行政中心”。
该遗址于 2,300 多年前竣工,并于公元一世纪废弃,几个世纪以来对旅行者来说一直是个谜。
只有在正式发掘时始于21世纪之交,考古学家是否意识到他们在看什么?
双塔鸟瞰图。 (珍妮·科斯塔/法新社,盖蒂图片社)
在光天化日之下,在贫瘠的沙漠景观的衬托下,山顶的石头建筑跨度约为 300 米(980 英尺),看上去并不起眼。但黎明和黄昏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时,一个光球沿着塔楼的山脊出现在某处。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出的位置也在变化,几乎就像阳光正在用牙线照亮牙齿般的地平线。
例如,在夏至那天,日出出现在最右边塔的右侧。而在冬至,日出则出现在最左边塔的左侧。
昌基洛塔的布局非常仔细,当旁观者站在山脊下方的特定观察点时,他们可以仅根据日出或日落来预测一年中的时间,两到三天之内。向西看山脊的观察点——这是天文台结构——利用日落。在被认为是东部观察点的地方剩下的只是一个房间不完整的石头轮廓,但它位于对称位置并且会利用日出。
例如,九月春分被定义为太阳在第六座塔和第七座塔之间落下,如下图所示。
九月春分日落。 (世界古迹基金会/Youtube 截图)
设计太阳观测站的古代文明鲜为人知,但它可能是美洲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事实上,这种文化比同样擅长天文学的印加文化早了 1000 多年。
由于该文明的昌基洛遗址位于秘鲁卡斯马河和谢钦河之间的沿海沙漠,最初的建造者现在被称为卡斯马-谢钦文化。
与印加人类似,这个文明可能会认为太阳是某种神。通往每座塔楼的楼梯强烈建议该地点曾经用于仪式。
根据考古发掘,该天文台可能建于公元前 500 年至 200 年之间。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该地点被废弃,塔楼也年久失修。考古学家说,在它们的鼎盛时期,这些建筑应该是涂有黄色、赭色或白色的灰泥并涂上涂鸦或指纹。
然而,即使装饰被剥去、分崩离析,这些石塔的遗迹仍然忠实地记录着一年中的日子。目前正在进行保护工作,以维护古代历法的准确性。
2021年,昌基洛考古天文建筑群因其卓越的工艺和对古代社会世界观的洞察,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与世界各地许多古代遗址中发现的单一天文目标上的建筑排列不同,从两个不同的观察点分别观察,塔楼的线条跨越了整个年度太阳升起和落下的弧线,其中一个在上方仍然清晰可见地面,”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描述。
“因此,钱基洛的太阳观测站见证了卡斯马山谷天文学实践的长期历史演变的顶峰。”
您可以阅读有关该天文台的更多详细信息:天文学遗产的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