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天生具有解读人类手势的能力,而它们的近亲狼则不具备这种能力。
研究人员表示,即使小狼被人类精心饲养并人工喂养数周,这些动物在陌生人面前也会表现得很紧张,很少进行眼神交流,并且对基本手势没有反应。
例如,在一轮隐藏零食实验中,当房间里的人用手指或用物体指示零食的位置时,研究中的 26 只狼中没有一只狼能够始终如一地弄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另一方面,在 31 只寻回犬中,有 17 只在人类接触较少的情况下长大,因此更清楚手指想要表达的意思。超过一半的人一致走向被指着的碗。有些人甚至在第一轮就答对了。
“狗生来就有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能够理解我们正在与它们沟通,并试图与它们合作。”说汉娜·所罗门斯 (Hannah Salomons) 在杜克大学研究认知。
就在上个月,类似的学习研究发现,小狗与我们交流的能力有 40% 是遗传的,而不是后天习得的。
在狼中的新发现提供了更多证据,表明人类对狗的驯化已经以适合我们目的的方式塑造了它们的基因。
人们认为我们对狗的驯化已经开始至少 12,000 年前,在这段时间里,我们选择了我们认为最有利的野狼特征。简而言之:我们从荒野中塑造了我们完美的伴侣。
“这项研究确实证实了狗的社交天赋是驯化的产物,”说杜克大学的进化人类学家布赖恩·黑尔。
这并不是说某些人类交流是无法学习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狗可以更加熟练地学习人类的手势,就像狼幼崽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学会信任人类一样。
狗从小就不再那么害怕我们这个物种了。
“对于我们研究的小狗来说,如果你走进它们的围栏,它们就会聚集过来,想爬到你身上舔你的脸,而大多数狼小狗都会跑到角落里躲起来,”说所罗门的。
事实上,在这项总共涉及 37 只狼和 44 只幼犬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与幼狼相比,幼犬接近房间里熟悉的看护人的可能性高出五倍,接近陌生人的可能性高出 30 倍。
在实验过程中,狗也比狼更频繁地看房间里的人类,当它们无法弄清楚实验的某些部分时,它们会进行眼神交流。
行为上的明显差异暗示了进化变化的悠久历史。几千年来,我们似乎已经把害羞的狼变成了一个深情的伙伴。
“在这次选择之前,任何人与狼的互动都受到狼的飞行反应的限制,”研究人员提出。
“一旦吸引力取代了恐惧,遗传的社交技能就会以一种新的方式并在发展的早期应用于人类。”
该研究发表于现代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