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正处于第六次大规模灭绝吗?
这个问题不仅需要测量物种灭绝的速度,还需要认真思考什么是大规模灭绝。

地球物种消失的速度比正常情况下要快得多,或者说比新物种进化的速度要快得多。自 6500 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结束恐龙时代以来,物种消失的速度可能是最快的。这导致一些科学家宣称我们正处于大规模灭绝之中;其他人则对此表示反对,这场争论至少持续了三十年。波士顿大学的 Alisa Bokulich 教授利用疫情召开 Zoom 会议来探讨这个问题,以及科学哲学中的其他重要问题。
研究结果现已被接受发表,作者确认这个问题很难简单回答。不过,总体而言,作者得出结论,我们并没有陷入大规模灭绝。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会很快面临灭绝的危险。
回答这个问题的一个主要障碍是,目前还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的大规模灭绝定义。有五起事件被认为符合标准,它们位于奥陶纪,二叠纪,三叠纪和白垩纪期间,以及泥盆纪。
然而,另一件事?或可能两个? 在二叠纪末期灭绝事件发生前不久,地球上消失的物种可能比上述四种还要多。尽管一些古生物学家恳求,但这一事件目前尚未被归类为大规模灭绝。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在多细胞生命出现之前化石记录的不完整性阻碍了我们去评估每一次事件的严重程度。
由于对大规模灭绝事件的判定标准尚无一致意见,Bokulich 和合著者们考虑了历史定义,以及为什么有些事件被归类为大规模灭绝事件,而其他事件至今尚未被归类。然后,他们以同样的眼光考虑了现代情况。
分歧的部分原因在于保护生物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对灭绝的看法不同。生物学家和环保主义者计算每个物种的灭绝,因为一旦灭绝,我们就再也看不到类似的物种了。另一方面,古代灭绝以整个属的灭绝为计量单位。作为该属中唯一幸存的成员人属,这种差异可能不适用于我们,但 Bokulich 给出了以下例子豹属,其现存成员包括狮子、老虎、美洲虎和两种豹子。古生物学家只有在这五种动物都灭绝后才会对其进行统计。
“如果我们今天经历第六次大规模灭绝,我们预计会有数百种生物灭绝,但我们几乎不知道现代有任何生物种灭绝,所以数字无法进行比较,”Bokulich 在一篇陈述。
物种灭绝的速度可能正在加快,因此有人可能会说,如果我们不能扭转局面,我们很快就会陷入大规模灭绝。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如何更好地比较当前情况和过去“五大”灭绝事件的想法。然而,考虑到我们对大规模灭绝原因的多样性及其发生时间的长短的了解,本文也质疑这是否是思考当前危机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