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一天越来越长,但没有人真正知道原因
尽管地球最近经历了最短的昼夜周期,但平均而言地球的白天时间最近却变得更长,但其中的机制仍然有些令人费解。

尽管刚刚打破了最短一天的记录,但地球上的一天正在变得越来越长。图片来源:Solarseven/Shutterstock.com
这地球自转的速度并不是完全恒定的,受到月球和行星质量分布的影响。这意味着一天的时间可能比 24 小时长或短几微秒。最近,我们一天的时间变短的趋势发生了逆转,但原因尚不清楚。
白天越来越长的消息似乎与今年 6 月 29 日是最短的一天因为原子钟和脉冲星使我们能够精确测量它们的长度。
然而,平均而言,直到 2020 年,我们的日子都在变得越来越短,而自那以后,日子变得越来越长——6 月 29 日是一个异常现象。
这让行星科学家感到困惑,因为自从我们有能力如此精确地测量地球自转以来的50年里,这种变化是最快的,而我们不知道原因。
改变一天长度的一些力量是众所周知的。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了潮汐,它慢慢地从系统中消耗能量,导致地球减速。当恐龙统治地球时,一天的长度是缩短半小时从长远来看,这种趋势将持续下去。最终,我们的一天将比火星的一天更长(24小时37分22秒)。
还有一些已知的短期因素。塔斯马尼亚大学的马特·金教授和克里斯托弗·沃森博士解释对话地球就像一个滑冰运动员,当他们把手拉到胸前时,滑冰运动员的旋转速度会更快。这是他们保持身体平衡的唯一方法。角动量。任何想亲身体验这个过程而又没有冰块的人都可以使用一些重物和一张旋转椅——但是如果你动作太快,不要责怪我们让你感到恶心。
自上一个冰河时代结束以来,冰川融化降低了两极的气压。这不仅导致了均衡回弹,可见大陆的上升不再承载那么多重量,但它也导致地幔从赤道向两极重新分布。这为月球提供了反作用力,导致地球自转加速。从 1972 年到 2020 年,平均一天的时间缩短了约 3 毫秒。
地震会使质量向两极移动或远离两极,从而导致日照变长或变短,行星质量的分布可能会更加不稳定。金和沃森指出,天气也会对行星质量产生影响。赤道附近降下大量雨水的大型风暴会减缓行星的自转速度。高纬度地区的降雪事件会产生相反的影响,直到水回归海洋。
?我们可以看到潮汐变化在长达 18.6 年的日照长度记录中?King 和 Watson添加。
然而,当所有已知的影响(加速地球旋转和减缓地球旋转)加在一起时,它们并不像最近的观察结果那样一致。一定有其他事情正在发生,但我们不知道是什么。
加速极地融化,影响汤加火山大爆发并扩展那位女孩 事件已经提出了一些建议,但是 King 和 Watson 认为这些建议都不太可能实现。
无论原因如何,这种放缓应该受到大型科技公司的欢迎,因为它们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活动人士反对闰秒,因为闰秒会扰乱他们的计时系统。到目前为止,世界还不需要增加负闰秒,即从 23:59:58 直接跳到午夜,但如果我们的白天足够短,就可能需要增加负闰秒。预计负闰秒会造成更大的混乱,而最近的减速应该会推迟增加负闰秒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