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曾经存在过的所有物种中,超过 99% 已经灭绝大多数物种在“背景灭绝”时期悄然消失,大约每隔 10 万年就会有少数物种灭绝。
但也有灭绝率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导致地球上相当一部分生命灭绝的情况。这被称为大规模灭绝。它们深刻影响了生命史——许多科学家现在认为,我们正在在另一个之中为了检验他们的观点是否正确,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以前大量物种灭绝的案例。
传统上,科学家们将大规模灭绝称为“五大灭绝”,其中包括最著名的大规模灭绝,它导致了恐龙的末日。这是由白垩纪末期的陨石撞击引发的,但其他大规模灭绝都是由完全源自地球的现象引起的。虽然它们不太为人所知,但我们可以通过探索它们学到一些东西,从而揭示我们当前的环境危机。
1. 晚奥陶世

全球变冷已导致大规模物种灭绝。马克·布伦南/Flickr,CC BY-SA
大约 4.45 亿年前的这场古老危机导致了两次大规模的灭绝浪潮,两次都是由与海洋进退有关的气候变化引起的。南半球的冰盖。这使得它成为唯一与全球变冷有关的大规模灭绝事件。
这次灭绝导致大约 57% 的海洋生物灭绝(分类等级高于物种水平),包括许多三叶虫,去壳腕足动物和鳗鱼一样牙形刺。
2. 晚泥盆世
这一时期现在被认为是灭绝的几次“脉冲”跨越2000万年始于 3.8 亿年前。它见证了大约 50% 的海洋生物种群的灭绝;灭绝的物种包括许多珊瑚、三叶虫、海绵和身披厚重铠甲的鱼,又称盾皮鱼。这次灭绝与重大气候变化有关,可能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维吕伊陷阱位于现代西伯利亚的地区。一次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可能导致海平面快速波动并降低海洋中的氧气含量。
3. 中二叠世
科学家们最近2.62亿年前发现了另一起事件其规模可与“五大”相媲美。此次活动恰逢峨眉山火山喷发位于现在的中国,并且已知造成了热带和高纬度地区同时灭绝尤其是灭绝率异常高:超过 80%物种灭绝,其中包括腕足动物和单细胞底栖有孔虫。
4. 晚二叠世
大约 2.52 亿年前的晚二叠纪大规模灭绝事件,使所有其他事件都相形见绌,约 96% 的物种灭绝。其中包括更多的三叶虫、珊瑚和整个陆生动物物种分支。灭绝是由火山的大规模喷发引发的西伯利亚暗色岩这是一次巨大而持久的火山活动,覆盖了现在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并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影响。
温室效应迅速在大气中蔓延,海洋酸化,缺氧。臭氧层部分被破坏,致命水平的紫外线辐射到达地球表面。恢复需要近1000万年即使如此,不稳定的环境这场灾难性的危机意味着随后的三叠纪会出现间歇性的严重灭绝。
5. 晚三叠世

2.01 亿年前的晚三叠世火山喷发事件与晚二叠世火山喷发事件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次火山喷发是由另一次大规模火山喷发引起的,这次是中大西洋岩浆省预示着超大陆的分裂想知道以及后来大西洋的最初开口。
一个相似的一系列环境影响,如二叠纪晚期所见,导致所有属的约 47% 灭绝。这场灭绝导致了鳗鱼状生物的最终消亡牙形刺以及已知的最大规模的石珊瑚。它还消灭了相当一部分陆生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铺平道路侏罗纪时期恐龙的多样化。
慢动作中的大规模灭绝
那么,我们是否正处于大规模灭绝之中?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次灭绝的原因不是陨石撞击或火山爆发。而是一个物种的杰作:一个聪明人. 栖息地破坏和二氧化碳水平上升导致的气候变化已使物种灭绝率上升至让人想起古代的大规模灭绝。
当今与过去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过去大多数物种灭绝都与火山喷发产生的二氧化碳有关,导致全球迅速变暖,进而引发一系列环境连锁效应。原因可能不同,但结果却相同。

栖息地破坏加剧了当前的危机。图片来源:Nina Lishchuk/Shutterstock
然而,距离上一次大规模灭绝已经过去了 6600 万年。地球的生态系统已经大不相同,而且考虑到上一次重大生物危机发生以来的时间,现在的生态系统可能更加稳定。各大洲的位置已经发生变化,这意味着大气和海洋环流也不同;这使得使用过去的数据来预测未来大规模灭绝的结果变得非常困难。
目前的灭绝率是比预期背景率高出 50 倍,表明又一次大规模灭绝事件正在发生。但大规模灭绝也与规模有关:如果我们能够穿越到数百万年后的未来,并检查保存当今生态系统的岩石,我敢打赌,我们几乎看不到大规模灭绝事件的证据。
如果我们能在不久的将来阻止生物多样性的下降,我们或许还能逃脱大规模灭绝。但再过 100 年或 1000 年,人类对生物圈造成的压力很可能会使我们陷入灭绝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