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與美國進行了貿易戰爭,但中國的外貿量增長了9.7%在2018年達到創紀錄的30.51萬元人民幣(4.5萬億美元)。它記錄了一個貿易順差或正貿易平衡,為2.33萬億元。但是,該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降至6.6% - 低28年。
作為第二大經濟體和全球貿易的領導者,中國發生的事情不會留在中國 - 它影響了世界其他地區。因此,該國最近對經濟增長和貿易戰的放緩對全球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但將對中國的主要貿易夥伴產生最大的影響:美國,日本和香港。
美國
美國為20.49萬億美元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並且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去年,兩國之間雙邊貿易的總價值為7371億美元,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價值為5579億美元,美國向中國的出口價值為1793億美元。
從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頂級商品及其2018年的總價值是電氣機械(1,520億美元),機械(1170億美元),家具和床上用品(350億美元),玩具和運動器材(270億美元)和塑料(190億美元)。
從美國進口到中國的最高商品以及他們2018年的總價值是飛機(180億美元),機械(140億美元),電氣機械(130億美元),光學和醫療工具(98億美元),車輛(94億美元)和農產品(93億美元)。
美國估計向中國出口了589億美元的服務,並於2018年向亞洲國家進口了184億美元的服務。
雙邊貿易順差中國與美國一起經營的情況可能會因中國的放緩而加劇。不僅較慢的中國經濟不僅會轉化為對美國商品的需求較弱,而且會轉化為貶值人民幣通過使中國商品更便宜,可以增加美國從中國進口。這對許多已經批評大型政策制定者的政策制定者就不會很好貿易赤字相對於中國。
日本
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價值4.9萬億美元,也是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中國也是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在2018年,兩國之間雙邊貿易的總價值約為3300億美元日本從中國進口的價值為1807億美元,日本向中國出口的價值為1497億美元。
日本對中國的最高出口及其2018年的總價值是機械(365億美元),電氣機械(320億美元),化學藥品(240億美元)和運輸設備(144億美元)。
日本從中國的最高進口及其2018年總價值是電氣機械(524億美元),機械(311億美元),服裝和配件(183億美元)和化學品(121億美元)。
日本對中國的出口增長了6.8%,2018年從中國進口的出口增長了4%。歸咎於中國的需求遲鈍,經濟增長速度放緩,自2015年以來首次全球貿易赤字,2018年為1.2萬億日元。
香港
香港的GDP為3629億美元,只有世界第35位 最大經濟體。但是,它與最接近的鄰居的經濟緊密融合。在2018年,兩個地區之間的雙邊貿易的總價值為5705億美元,隨著香港從中國進口的價值為2788億美元,香港對中國的出口價值為2917億美元。
但是,幾乎所有來自香港中國的出口都是重新出口由於後者對進入邊界的商品不關稅,並且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經濟體。除此之外,2018年,香港國內出口的近44.2%用於中國,其總進口量的46.3%來自中國。
從中國出口到香港的主要商品類別他們在2018年的價值是電氣機械(1,600億美元),機械(440億美元)以及醫療或手術儀器和設備(100億美元)。從香港進口的中國主要是電氣機械(1980億美元)和機械(390億美元)。
中國增長緩慢,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戰毫無疑問,這對亞洲最大的金融樞紐施加了向下壓力。
底線
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和全球最大的貿易國,中國的全球重要性不可低估。它與美國的爭議不斷提高,有投資者和分析師關注世界各地的經濟。
“在這場美國發起的貿易戰中沒有真正的贏家。包括美國在內的新關稅的國家的實際出口和國內生產總值下降。其他國家通過對自己出口的需求較弱,通過供應鍊或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反應而間接打擊,”IHS標記。
“儘管美國較高關稅的短期影響對於中國是可管理的,但長期的增長後果更為嚴重,在很大程度上被低估了。”標準普爾全球評級注意5月。 “這比需求衝擊更重要。技術部門是投資限制,出口控制和關稅的綜合影響。這是關於技術及其提高中國絆腳石的生產率增長的能力,這是該國獲得平穩平衡依賴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