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2008年的金融危機,銀行使用的風險管理策略發生了重大變化。儘管這些變化中的許多變化是旨在防止另一場危機的新金融法規造成的,但技術進步提高了客戶的期望並帶來了新的風險。
銀行風險管理責任的擴大遠遠超出了限制領域信用風險並實施監視這些風險的程序。銀行法規的變化和對新技術的依賴在解決與銀行相關的風險方面帶來了新的挑戰。
關鍵要點
- 今天的銀行面臨的風險超出了存款人的餘額和貸款組合。
- 網絡犯罪,消費者保護和金融監管是日常運營的各個方面,可能會使銀行陷入困境。
- 確保遵守各種法規的協議不足會導致罰款和其他制裁。
網絡犯罪
銀行高管和銀行專家清單的調查網絡犯罪作為銀行的領先風險。匯豐銀行(HSBC)運營風險負責人馬克·庫克(Mark Cooke)警告說,擴大數字銀行服務渠道和網絡攻擊的越來越高的複雜性加劇了網絡風險的上升脆弱性。庫克指出,由於客戶信息丟失或拒絕客戶服務,銀行可能會遭受聲譽損失。
當新聞報告中出現銀行數據洩露事件時,許多目標銀行的客戶通過將其帳戶轉移給其他機構而做出回應,因為擔心其銀行的安全控制不足以保護機密客戶數據。當有必要更改銀行卡並使用新數字更新其在線帳戶時,消費者會變得不滿。成本超出了重新發行新卡的成本。
2015年底,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確定網絡安全是其最重要的風險優先事項之一。儘管如此,2016年7月,紐約美聯儲因黑客欺騙了將1.01億美元從孟加拉國銀行轉移到菲律賓的帳戶和斯里蘭卡的帳戶,面臨持續的批評。
路透社調查小組從網絡安全公司FireEye(納斯達克::感知)揭示黑客能夠訪問孟加拉國銀行的計算機系統,並具有被盜的憑據。黑客可以欺騙紐約美聯儲的事實向銀行業發出了可怕的警告,即需要驗證用於處理在線交易的證書。
被盜的憑據也可以用於構建完全合成的身份,以獲得貸款和進行欺詐性在線交易。
進行風險
銀行業面臨的另一個重大風險稱為行為風險。行為風險涉及銀行如何向客戶提供服務以及這些機構如何與競爭對手相關的後果。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B)創建的目的是教育和告知消費者有關虐待銀行業務的實踐。
不當行為,例如對金融產品和銀行服務進行虛假陳述,可能會導致訴訟和監管制裁,這是由於欺詐索賠而引起的。暴露於市場濫用索賠可能是由於未能實施足夠的保障措施來防止洗錢的監督。 CPFB因市場濫用和行為不佳而徵收重大罰款。銀行應注意未能為避免行為風險提供員工意識計劃所帶來的後果。
法規合規性
自2008年以來,銀行業的監管增加引起了誤解新法規的風險,以及由於未能實施必要的更改而產生的風險,無法跟上監管期望。銀行必須遵守多德 - 弗蘭克華爾街改革和消費者保護法以及CFPB制定的法規。銀行必須花費時間,精力和資源來理解和遵守這些新法規。
由於新規則,銀行可能面臨解決其業務重點衝突的挑戰。在嘗試跟上這些監管變化時,較小的銀行經歷了更大的基礎設施壓力。經理必須從其他任務中犧牲時間,並將重點轉移到解決監管方面遵守。
跨國銀行法規,例如巴塞爾三世建立了新的銀行資本要求,當發生衝突或缺乏一致性的一致性時,可能會引起新的挑戰。
底線
現代銀行面臨的風險超過了簡單的財務考慮,或者市場是否正在上升或下降。身份盜用和數據洩露,不當消費者或避開法規都可以將銀行倒入熱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