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交換控件?
交換控件是對購買和/或出售貨幣的限制。這些控制措施使各國能夠通過限制流入貨幣和貨幣流量來更好地穩定其經濟,這可以創造匯率波動。並非每個國家至少可以合法地採取這些措施;第14條國際貨幣基金會協議章程只允許擁有所謂過渡經濟體的國家採用交換控制。
了解交換控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幾年中,許多西歐國家都實施了交流控制。然而,隨著戰後經濟體穩步增強,這些措施逐漸被淘汰。例如,英國在1979年10月取消了其限制的最後限制。具有疲軟和/或發展中經濟體的國家通常使用外匯控制來限製針對其貨幣的投機。他們經常同時引入資本管制,這限制了該國外國投資的數量。
快速事實
具有疲軟或發展中經濟體的國家可能會控制多少本地貨幣可以交換或出口或完全禁止外幣,以防止投機。
交換控件可以通過幾種通用方式執行。政府可以禁止使用特定的外幣,並禁止當地人擁有它。另外,他們可以強加固定的匯率來阻止投機,將任何或全部外匯限制給政府批准的交換商,或限制可以從該國進口或出口的貨幣數量。
阻止控制的措施
一家戰術公司用來圍繞貨幣控制工作,並樹籬貨幣暴露是使用所謂的遠期合同。有了這些安排,Hedger安排在給定的遠期日期購買或出售給定金額的不可交易貨幣,以相對於主要貨幣的約定利率。在到期,收益或損失以主要貨幣定居,因為在其他貨幣中定居。
許多發展中國家的交換控制不允許遠期合同,或者僅允許居民將其用於有限目的,例如購買必需的進口。因此,在具有交換控制的國家,不可移交的前鋒通常執行離岸因為當地貨幣法規不能在該國以外執行。活躍的海上NDF市場運營的國家包括中國,菲律賓,韓國和阿根廷。
冰島的交換控件
冰島提供了一個最近的著名例子,說明在金融危機期間使用交換控制。冰島是一個大約384,000人的小國,在2008年看到其經濟崩潰。其基於捕魚的經濟逐漸被其三家最大的銀行(Landsbanki,kaupthing和Glitnir)逐漸變成了巨大的對沖基金,其資產的量為14倍。
這個國家至少在最初從大量的流入中受益首都利用銀行支付的高利率。但是,當危機襲來時,需要現金的投資者將他們的資金從冰島撤出,導致當地貨幣Krona暴跌。銀行也崩潰了,經濟收到了IMF的救援計劃。
舉起交換控制並強加新的控制
在交換控件下,持有高收益離岸Krona帳戶的投資者無法將這筆錢帶回該國。 2017年3月,中央銀行取消了Krona上的大部分交流控制,允許冰島和外幣的跨境運動。但是,中央銀行還施加了新的儲備要求,並更新了其外匯規則,以控制熱門資金進入國家經濟的流動。
為了與在交易控制權到位期間無法清算其冰島股份的外國投資者解決糾紛,中央銀行提出,以匯率從當時的正常匯率折扣約20%的匯率購買其貨幣持股。冰島立法者還要求以克羅納(Krona)為基礎的政府債券的外國持有人以折扣價將其出售給冰島,或者將其利潤無限期地扣除了債券的到期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