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資本產出比(ICOR)是一種經常使用的工具,可以解釋經濟投資水平與隨後的增加之間的關係國內生產總值(GDP)。 ICOR表示生產額外的產出單位所需的額外資本或投資單位。
關鍵要點
- 增量資本產出比(ICOR)解釋了經濟投資水平與隨之而來的GDP增加之間的關係。
- ICOR是一個評估一個國家或其他實體生成下一個生產單位所需的邊際投資資本的指標。
- 首選較低的ICOR,因為它表明一個國家的生產更有效。
- ICOR的一些批評者提出,ICOR的使用是有限的,因為它有利於發展基礎設施和技術使用的發展中國家,而不是發達國家,而發達國家則在最高水平上運作。
了解增量資本產出比(ICOR)
ICOR是一個評估一個國家或其他實體生成下一個生產單位所需的邊際投資資本的指標。
總體而言,不優選更高的ICOR值,因為它表明該實體的生產效率低下。該措施主要用於確定一個國家的水平生產效率。
ICOR的一些批評者建議其用途受到限制,因為基於可用技術的高效國家如何有限。例如,從理論上講,發展中國家可以將其GDP增加比開發的資源的限額更大的利潤率。
這是因為發達國家已經擁有最高水平的技術和基礎設施運作,而發展中國家則有改進的空間。發達國家的任何進一步改進都必須來自更昂貴的研發(研發),而發展中國家可以實施現有技術以改善其狀況。
ICOR可以計算為:
我cor=GDP的年度增加年度投資
例如,假設X國家的資本產出比(ICOR)為10。這意味著價值10美元資本投資對於產生$ 1的額外生產是必要的。此外,如果去年X國的ICOR是12歲,這意味著X國在使用資本方面變得更加有效。
增量資本產出比(ICOR)的限制
對於發達經濟體而言,準確估算ICOR會遇到許多問題。批評家的主要抱怨是它無法適應新經濟 - 一個經濟不斷驅動的。無形資產- 例如設計,品牌,研發(R&D)和軟件,這些產品很難衡量或記錄。
無形資產比投資水平和GDP更具挑戰性有形資產,例如機械,建築物和計算機。
按需選項,例如軟件即服務(SaaS),極大地推動了對投資的需求固定資產。幾乎所有事物的“ AS-Service”模型的興起,它甚至可以進一步擴展。所有這些都加入了企業,從而提高了其生產水平,這些項目現在已經花費了,而不是大寫,因此被認為是一項投資。
增量資本輸出比(ICOR)的示例
在1947年至2017年之間,印度經濟以計劃的概念為前提,並通過五年計劃進行。印度政府的第12五年計劃是印度的最終五年計劃。
印度規劃委員會確定了在第12五年計劃中實現不同增長成果所需的所需的投資率。對於8%的增長率,以市場價格的投資率為30.5%,而增長率為9.5%,將需要35.8%的投資利率。
印度的投資率從2007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6.8%下降到2012年至2013年的30.8%。同期的增長率從9.6%降至6.2%。
顯然,在此期間,印度增長的下降比投資率下降更為戲劇性和陡峭。因此,除了儲蓄和投資率之外,還必須有一些原因可以解釋印度經濟增長率下降。否則,經濟效率越來越低:2019年,印度的GDP增長率為4.23%,其投資率佔GDP的百分比為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