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之一負責季節性史丹佛大學的新實驗表明,生奶在離開溫暖的身體幾天後仍可能具有傳染性,這引發了人們對禽流感潛在傳播的擔憂或“禽流感”。
當研究人員用 H1N1 病毒感染一批原料乳時– 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種亞型 – 將其保持在相對標準的家用冷藏溫度 4°C(約 39°F)下,他們發現病原體需要 2.3 天才能達到感染性降低 99% 的效果。
令人震驚的是,一小部分病毒顆粒在長達五天的時間內仍處於可傳播狀態。冷藏原乳的建議保存期限為五到七天,這意味著即使在理想情況下,含有病毒的牛奶也可能將流感傳播給消費者。
值得慶幸的是,巴氏殺菌解決了這個威脅。當研究人員將受感染的牛奶加熱至63°C 30分鐘時,他們成功滅活了傳染性甲型流感病毒。
“這項工作強調了通過食用生奶傳播禽流感的潛在風險以及牛奶巴氏滅菌的重要性,”說來自史丹佛大學的環境工程師 Alexandria Boehm。
博姆和她的同事表示,他們找不到其他研究來調查病毒在原料奶中的感染性可以持續多久。他們是第一個,而且是在關鍵時刻。
美國爆發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這在世界上尚屬首次,正式從鳥類傳染給牛,感染了H5N1 病毒席捲全國。
H1N1 病毒在研究中經常被用作 H5N1 病毒的替代品,因此史丹佛大學的這些結果證實了巴氏殺菌可以保護公眾免受流感感染牛奶的影響。
雖然尚未觀察到這種特殊的禽流感病毒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但它可以從動物傳播給人類,並且顯示牛奶是人類感染的可能媒介。
就在幾週前,加州公共衛生官員檢測到了H5N1病毒那是被出售的。由於擔心會感染消費者,所有產品都被召回。
目前來看,H5N1 病毒似乎可以滲入乳牛的乳腺,並感染處理生乳或擠乳機的乳牛場工人。有的馴化甚至有人因飲用受感染的生牛奶而死亡。
「由於文化因素和一些流行的誤解,美國的生奶消費量仍然很高,因此流感病毒在生奶中的持續存在令人擔憂,」作者寫。
“其中一些誤解包括認為生奶可以治療乳糖不耐症或氣喘,增強免疫系統,並且與巴氏滅菌奶相比具有更高的營養價值。”
這些論點都沒有最終有證據支持,飲用生奶的風險可能極為危險,甚至致命。
約百分之四的美國人每年至少喝一次生牛奶,但即使直接面臨風險的人口如此之少,對公共衛生也構成威脅。 HPAI 病毒在人體內停留的時間越長,它了解地形的機會就越多,可能會發生變異,從而更好地感染我們的物種。
到目前為止,美國乳牛場工人患病的人數,但從歷史上看,H5N1在人類的爆發,約佔 50%。
即使現場沒有禽流感,衛生官員警告說,飲用未經高溫消毒的牛奶也會使消費者接觸病原體,比如李斯特菌,沙門氏菌,彎曲桿菌屬, 和大腸桿菌。
如今,這項健康建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
該研究發表於環境科學與技術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