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地殼的下方,是佔行星體積的1%的最外層的硬殼,是一個熱的岩石層,稱為地幔。
一起,地殼的外皮和上部被稱為岩石圈- 最重要的地質過程是發生的地方,例如山地建築,地震和火山的來源。地幔的緩慢攪動和推翻是驅動地球構造板的運動的原因。
使用衛星的新觀察方法正在幫助科學家了解更多有關這一重要層的重要層地球的內部以及它從地球的不同地區開始的地方。
僅在一個世紀前,科學是完全未知的,直到克羅地亞地震學家安德里亞·莫霍羅維奇(Andrija Mohorovicic)在1909年註意到,地震發出的地震波改變了地震速度約30英里(50公里)。這種突然的變化的位置標誌著地殼和地幔之間的邊界,以Mohorovicic的榮譽稱為Mohorovicic不連續性或Moho。
即使在今天,地質學家也很難研究Moho,使用兩種主要方法:地震和重量。
地震是Mohorovicic首先了解Moho的存在的方式:看到地震波如何改變其速度和方向,因為它們從地球的一層移到另一層。波浪發生了變化,因為它們通過變化的岩石的特性,就像光線穿過晶體時彎曲的方式一樣。
重量表觀察了重力效應,即地球不同部位下的岩石由於其密度不同而產生的重力作用又是由於不同的岩石組成而產生的。
但是,通過兩種方法製造的Moho模型通常受數據覆蓋範圍不良的限制。現在,使用重量法的新工作以及來自歐洲航天局現在,Goce Gravity衛星已經生成了地殼和地幔之間邊界的第一張全球高分辨率圖。
該項目 - 稱為Gemma(用於Moho建模和應用程序的GOCE剝削) - 使用Goce更廣泛和均勻的數據來更清楚地了解Moho所在的位置。
該地圖顯示,莫霍人在喜馬拉雅山等山區的深度約為40英里(70公里),但在海洋下方的6英里(10公里)深度較淺。
這個故事由Ouramazingplanet,生命科學的姐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