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期以來,醫生已經知道,早產嬰兒後來生活中的健康風險增加,但是現在,荷蘭的新研究表明,與期限出生的孩子相比,後期嬰兒(42周懷孕後出生的嬰兒)也具有較高的行為和情感問題的風險。
該研究表明,與年齡嬰兒相比,後期嬰兒在18至36個月大的行為問題的可能性是兩倍以上。後期嬰兒的注意力不足/多動症障礙的可能性幾乎是2.5倍(多動症)在這些年齡。
即使在研究人員控制了許多因素之後,結果仍保持了許多因素,包括母親的體重,飲酒和吸煙頻率。但是,研究人員說,包括母親在懷孕期間的營養,不能排除在調查結果中發揮作用。
醫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後期出生,但是研究人員說必須解決這個問題。 “同樣重要的是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以證明後期出生與行為問題鹿特丹醫療中心Erasmus MC的兒童精神病醫生Hanan El Marroun在一份聲明中說。
先前的研究表明,早產和後期出生都與早期健康問題有關,研究還表明,幾個長期問題與早產相關,例如腦癱,感覺障礙和行為問題的較高風險。
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類似的長期問題與後期出生相關,儘管最近的一項研究,研究人員在瑞典追踪了轉介到瑞典的神經科醫生或心理學家,發現13%的後兒童在5歲時患有神經或發育障礙。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研究了鹿特丹的孕婦,這些孕婦將在2002年4月至2006年1月之間出生。在出生的5145名嬰兒中,研究人員發現4.4%是天生的早產和7.4%的出生後期。
母親填寫了一份調查表,稱為兒童行為清單,當時他們的幼兒年滿18個月零36個月大。父親還以36個月的標記填寫了表格。
清單詢問了有關孩子在前兩個月的行為的問題,並廣泛用於識別情緒問題,發育問題和多動症。
研究人員發現,與期限出生的嬰兒相比,早產和後期嬰兒的發展“問題行為”的風險更高。
研究人員指出,發現的結果是有限的,因為父母知道他們的孩子是否在後期出生,因此可能會偏向於報告更多的行為問題。但是,他們這樣做的不太可能是因為“後期出生可能會在醫學界表示不存在的危險嬰兒的觀念,而在公開辯論中則沒有。”
通過:到期日期後的兩週以上出生的嬰兒可能面臨行為問題的風險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