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2015年1月19日,在國會圖書館展出了僅有的四本倖存的大憲章副本之一。為期10週的展覽“ Magna Carta:Muse and Mentor”,慶祝了文字的800歲生日。 [閱讀有關Magna Carta展覽的完整故事這是給出的
展覽的核心是林肯大教堂大憲章,以該文件的看守人,英格蘭的林肯大教堂的名字命名。 1215年,封建男爵向約翰國王施加壓力,要求籤署大憲章,其中有63條條款旨在限制國王的力量。 (信用:國會圖書館)
Magna Carta的這一特殊副本在美國具有歷史。這張照片顯示了英國大使駐美國勳爵洛錫安勳爵(右)將文件移交給國會圖書館員阿奇博爾德·麥克勞什(Archibald Macleish)(左),在1939年11月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進行保管。 (信用:國會圖書館)
約翰國王的簽署瑪格娜·卡塔(Magna Carta)有時與羅賓漢(Robin Hood)的傳奇混合在一起。以威廉·格里爾·哈里森(William Greer Harrison)的19世紀戲劇《奔跑者:麥格納·查爾塔(Magna Charta)的戲劇》為例。據國會圖書館說,在那個故事中,約翰國王繪製了謀殺羅賓漢並帶走他的新娘女僕瑪麗安。但是在男爵迫使約翰簽下大憲章之後,國王意識到自己的計劃受到了挫敗,因為一項禁止他殺死羅賓漢。 (信用:國會圖書館)
英國法律學者在17世紀對大憲章的興趣更新了,以維護文本,以確認可以保護可以免受國家權力的個人自由。當英國定居北美時,這種情緒反映在殖民地的法律中。 1641年,一個法學家將“自由的身體”匯總在一起,這將成為馬薩諸塞州法律的基礎。根據國會圖書館的說法,該文本包括摘要大憲章的保證免於非法監禁或處決,非法扣押財產,陪審團的審判權以及保證適當法律程序的自由。 (信用:國會圖書館)
由於大憲章被視為公民對壓迫性統治者的權利主張,因此對美國革命產生了強烈的影響。作為展覽的一部分,國會圖書館在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的註釋和憲法大臣威廉·傑克遜(William Jackson)的註釋下展出了1787年的美國憲法草案。 (信用:國會圖書館)
跟隨梅根·甘農(Megan Gannon)嘰嘰喳喳和Google+。跟著我們@livescience,,,,Facebook和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