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人的面孔對社會外向的人來說可能具有更多的意義,而不是對內向的人的含義。
結果表明,外向的人的大腦比人的面孔更加關注性格內向。實際上,內向的大腦似乎並沒有區分無生命的物體和人體面孔。
這些發現可能部分解釋了為什麼外向的人比內向的人更有動力尋求他人的陪伴,或者為什麼一個特別害羞的人寧願和一本好書一起閒逛而不是一群朋友。
這項研究還增加了思想,即人們的大腦的神經差異有助於他們性格。
研究研究員Inna Fishman說:“這只是支持人格不僅是心理學概念的另一種證據。
大腦的個性
有很多方法可以描述某人的性格 - 從健談到焦慮到努力工作和組織。心理學家發現,許多特徵經常融合在一起,並將這些特徵分為五個總體類別 - 外向,神經質,同意,盡職盡責,開放/智力。
外向涉及人們與他人互動的方式。性格外向的人喜歡與其他人在一起,並且通常享受社交情況,而內向的人則相反。先前的研究表明,外向的人也傾向於更加自信,體驗更多積極的感覺和總體上獲得更多獎勵。
但是,沒有人看到性格外向的人是否對與面孔等社交情況特別相關的刺激更敏感。
為了找出答案,菲什曼和她的同事們招募了28名18至40歲的參與者,這些參與者的性格從內向到有些外向到外向的參與者。放置在受試者頭皮上的電極記錄了其大腦中的電活動,這種技術稱為腦電圖或腦電圖。
研究人員研究了被稱為p300的大腦電活動的特殊變化。某些任務或環境的變化可以引起這種變化作為對人的腦電圖的偏轉的變化,例如當房間很安靜的時候,您突然聽到鼻子很大。大腦的反應發生在300毫秒內,然後才意識到這一變化。
為了喚起P300,Fishman使用了一種稱為“奇數任務”的方法,其中受試者看到一系列非常相似的圖像,例如一堆藍色的汽車,然後突然出現了略有不同的圖像,例如紅色汽車。
在當前的實驗中,受試者看到了一系列男性面孔,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出現女性臉。還向他們展示了紫色花的圖片,上面散佈著黃色的圖片。
面孔還是鮮花?
較高的受試者在外向的測試中得分,他們的p300反應越大。換句話說,性格外向的人更多地關注人的面孔(P300可以看作是人類註意力的指標,或者他們的大腦'注意到某些事情發生了變化的速度。)
外向和p300對花的反應之間沒有聯繫。
性格內向的P300對人臉和花朵的反應非常相似。
菲什曼說:“他們只是對社交刺激的重量比其他任何刺激都更大,其中花朵就是一個例子。”
菲什曼告訴《菲什曼》:“ [這]支持性格內向的人或他們的大腦可能對人無動於衷 - 可以說,他們可以將他們帶走或離開他們。性格內向的大腦對待與其他人與其他非人類信息相遇的方式,例如,例如無味的對象,例如,例如,不人道的對象。”
菲什曼說,結果強烈表明,人的面孔或一般的人對外向的人具有更大的意義,或者對他們更有意義。
這項研究是在周五在美國心理協會第118屆年度大會上的海報會議上提出的。
- 您對大腦不了解的十大件事
- 心靈的十大奧秘
- 研究闡明了什麼使人們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