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文章提出使用金屬或金屬氧化物奈米顆粒來滅活多重抗藥性菌透過離子釋放、奈米顆粒與細菌之間透過靜電相互作用直接接觸或形成活性氧的方式。 所有這些過程都透過破壞細菌的細胞膜來殺死細菌。
作者包括隸屬於功能性材料開發中心 (CDMF) 的巴西科學家,該中心是聖卡洛斯聯邦大學 (UFSCar) 主辦的研究、創新和傳播中心 (RIDC); 聖保羅大學聖卡洛斯物理研究所 (IFSC-USP); 聖保羅州立大學化學研究所(IQ-UNESP); 和馬拉尼昂州聯邦教育、科學與技術研究所 (IFMA)。
研究人員生產了許多具有不同形態的氧化鋅奈米顆粒(ZnO NP),並在水介質中對其進行了測試,發現這種奈米材料成功殺死了從人類臨床標本中分離出的一大群多重耐藥細菌。 實驗的目的是驗證 ZnO NPs 對臨床分離菌株的抗菌活性。
根據 Gleison Marques 博士的說法。 UFSCar 的化學候選人和本文的第一作者,使用 ZnO 的優點是它被認為是安全的在全球範圍內,可用於多種類型的功能化材料以進行大規模生產。 此外,ZnO 奈米顆粒比其他金屬(例如金或銀)製成的奈米顆粒更便宜。
引文:研究描述了氧化鋅奈米顆粒滅活多重抗藥性細菌的策略(2024 年,4 月3 日),2024 年5 月25 日檢索自https://webbedxp.com/science/jamaal/news/2024- 04-zinc-oxy-nanoarticle-strategy -inactivation.html
本文件受版權保護。 除私人學習或研究目的的公平交易外,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複製任何部分。 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