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利用隕石中所含鋅的化學指紋來確定地球上揮發性元素的來源。結果表明,如果沒有「未熔化」的小行星,地球上可能沒有足夠的這些化合物來孕育生命。
揮發物是在相對較低的溫度下轉變為蒸氣的元素或化合物。它們包括生物體以及水中最常見的六種元素。這隕石中發現的物質具有獨特的成分,可用於識別地球揮發物的來源。
來自劍橋大學和倫敦帝國學院的研究人員先前發現,地球上的鋅來自太陽系的不同部分:大約一半來自木星以外,另一半來自地球附近。
劍橋大學地球科學系的雷薩·馬丁斯博士說:“關於生命起源的最基本問題之一是,我們生命進化所需的材料來自哪裡。” “如果我們能夠了解這些物質是如何出現在地球上的,它可能會為我們提供生命如何起源於這裡以及如何在其他地方出現的線索。”
星子是地球等岩石行星的主要組成部分。這些小天體是透過稱為吸積的過程形成的,年輕恆星周圍的粒子開始黏在一起,並逐漸形成更大的天體。
但並非全部是平等的。太陽系中形成的最早的星子暴露在高水平的放射性下,導致它們熔化並失去揮發物。但有些星子是在這些放射性源大部分滅絕後形成的,這幫助它們在熔化過程中倖存下來,並保留了更多的揮發物。
在一項研究中發表在日記中科學進步馬丁斯和她的同事研究了從這些星子到達地球的不同形式的鋅。
研究人員測量了來自不同星子的大量隕石樣本中的鋅,並透過追蹤地球吸積的整個時期(歷時數千萬年),利用這些數據來模擬地球如何取得鋅。
他們的結果表明,雖然這些「融化」的星子貢獻了地球總質量的約 70%,但它們只提供了約 10% 的鋅。
根據該模型,地球上其餘的鋅來自不會熔化並失去揮發性元素的材料。他們的發現表明,未熔化的或「原始」材料是地球揮發物的重要來源。
「我們知道,行星與其恆星之間的距離是決定該行星維持生命的必要條件的一個決定因素。研究的主要作者馬丁斯說。無論他們的身體狀況如何。
在數百萬年甚至數十億年的演化過程中追蹤元素的能力可能成為在其他地方(例如火星或太陽系外的行星)尋找生命的重要工具。
馬丁斯說:“其他年輕的行星系統也可能出現類似的條件和過程。” 「這些不同的材料在提供揮發物方面所發揮的作用是我們在尋找材料時應該牢記的。別處。
引文:生命的組成部分是如何到達地球的?隕石中的鋅指紋提供了線索(2024 年,10 月11 日),檢索於2024 年10 月11 日https://webbedxp.com/science/jamaal/news/2024-10-blocks-life-earth- zinc-fingerprints.html
本文檔受版權保護。除私人學習或研究目的的公平交易外,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複製任何部分。所提供的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