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領先的人口生態學家撰寫的一篇新論文表示,經過兩個世紀的快速增長,人類人口的大幅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William E Rees 是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榮譽教授,發表了 150 多篇有關成長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同行評審論文。 在他數十年的工作過程中,他甚至被認為創造了「生態足跡」一詞。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他再次警告說,我們對資源的不可持續消耗和人口的指數增長已經「推動現代技術工業社會進入一種高級超調狀態」。 因此,他認為本世紀世界「不可避免」將遭受全球經濟衰退和人口萎縮。
這一切都歸結於我們作為現代科技工業社會為了創造持續的經濟成長而不斷消耗的有限資源。
里斯認為所有動物物種—一個聰明人包括-自然地傾向於生長和繁殖,直到它們的棲息地達到極限。 最終,任何動物都會達到這樣的程度:其數量充足會導致過度消費和棲息地退化,導致食物短缺、疾病或被捕食。 這種負回饋對族群造成影響,使其回落到棲息地的長期承載能力以下。 最終,資源將會補充,棲息地將會修復,再次開始循環。
然而,人類發現自己處於一個特別棘手的境地。 當人類成功利用化石燃料的力量時,特別是自 19 世紀以來,它引發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糧食和資源豐富的時期。 隨後全球人口激增。 在過去的200年裡,人口從10億增加到10億。
現在,這些化石燃料的供應開始枯竭,並且短期內無法補充。 同時,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
「化石燃料產生的豐富性使得H. 懷斯,第一次經歷一次性的全球人口繁榮-蕭條週期。 這是一個「一次性」循環,因為它是由大量潛在可再生自產資源和有限的不可再生資源(包括已嚴重枯竭的化石燃料)促成的。 不可能重複,」里斯寫道。
「透過選擇工業化,一個聰明人不知不覺間就做出了無常的承諾。 我們採取了一種自我終止的生活方式,在這種生活方式中,我們工業生存所需的有限資源將不可避免地變得不足以實現這一點,」他補充道。
許多其他研究預測全球人口將在下個世紀下降。 2020年,《刺胳針》發表了一項大型研究人口數量將在未來幾十年內增長,並於 2064 年達到峰值,約為 97 億,然後到 2100 年降至 88 億。到本世紀末的人們。
里斯認為,資源超支和由此產生的「人口修正」可能會變得混亂。 如果不加以控制,這個問題有可能以「商品產量減少、大規模失業、供應鏈斷裂、國內生產總值下降、個人收入下降、社會服務不堪重負」的形式給數十億人帶來神秘感。 在最壞的情況下,可能會發生社會全面崩潰。 無論哪種方式,人口都可能隨之下降。
「在缺乏充足的廉價能源和豐富的資源儲備的情況下,大部分或任何工業高科技是否能夠持續存在是不確定的,其中大部分將被提取、使用和消散。 事實上,最好的未來很可能是由再生能源提供動力,但以人類肌肉、馱馬、騾子和牛的形式,輔以機械水輪和風車,」他補充道。
「在最壞的情況下,大約十億倖存者將面臨回到石器時代的生活方式。 如果這就是人類的未來,倖存的將不是城市裡的老百姓,而是已經適應環境的農村貧困人口和剩餘的原住民,」里斯繼續說道。
那麼,面對如此嚴峻的命運,我們又能做些什麼呢? 里斯以前有過認為我們可以透過減少生態足跡和結束物質永久增長的夢想來避免徹底的災難。 然而,在他最新的論文中,他聽起來卻不那麼樂觀。
「人們可能會認為,一個聰明的社會物種會設計出文化超越,以遏制有限星球上潛在危險的擴張主義傾向。值得注意的是,情況恰恰相反,」里斯寫道。
「在所有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情況下,整個轉變實際上可能會以防止數百萬人(數十億?)人不必要的痛苦的方式進行管理,但在一個對自身困境視而不見的世界中,這種情況不會發生,也不可能發生, ” 他寫。
該研究發表在期刊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