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澳洲鴨嘴獸和針鼴其實來自南極圈
化石表明,鴨嘴獸和針鼴鼠(統稱為單孔類)的祖先可以追溯到經歷了幾個月沒有陽光的極地地區。 這只是對單孔目動物家譜進行排序的努力中出現的發現之一。
儘管單孔類動物有毛皮並產奶,但它們與其他哺乳動物非常不同。 英國博物學家眾所周知地相信鴨嘴獸標本是惡作劇:除此之外,如何才能將類似這些不同生物的特徵組合到一種動物身上? 今天,單孔目動物純粹以鴨嘴獸和四種針鼴為代表,但在白堊紀,儘管有恐龍的競爭,但它們更加多樣化。
然而,究竟有多多樣化仍然是一個謎,因為單孔類動物居住的地區要么不適合化石保存,要么位於今天的冰層之下。 然而,澳洲一些頂尖的古生物學家聯合起來,在《2017 年》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共同了解我們所擁有的化石。Alcheringa:澳洲古生物學雜誌。
已知最古老的單孔類化石,替諾磷威脅,也是最小的。 它是在澳洲東南部擁有 1.2 億年歷史的斯特澤萊茨基群 (Strzelecki Group) 礦床中發現的,估計重量僅為 40 克(1.4 盎司),大約相當於一隻老鼠的大小。 當時,澳洲與南極洲相連,而斯特澤萊基斯群島則位於南極圈附近。
第一作者提姆·弗蘭納裡教授墨爾本大學的教授告訴 IFLScience特諾磷「這非常符合你對典型單孔類動物的期望。 它沒有真正的喙,但有一塊電敏皮膚。 這個斑塊後來演變成了鴨嘴獸用來在渾濁的溪流中尋找昆蟲獵物的喙,以及針鼴鼠用來感知螞蟻和白蟻的喙。 檢測電訊號的能力與產卵一樣,仍然是單孔類動物區別於其他哺乳動物的特徵。
「毫無疑問,之前有過化石記錄[特諾磷] 但之前可能不多,」弗蘭納裡補充道。
儘管極地“黑暗的恐龍論文的兩位合著者發現,白堊紀早期的兩極可能是當時更受哺乳動物歡迎的地方之一。 在白堊紀晚期,至少有四個屬的單孔類動物在同一地區演化,其中之一包括當時最大的一些哺乳動物。 然而,似乎只有一個人成功通過了小行星撞擊之後。
非鳥類恐龍的滅絕為哺乳動物創造了一個機會,但單孔類動物的爪子似乎不適合抓住它。 雖然只有一塊單孔類化石巴塔哥尼亞阿斯法爾托鼠有袋動物自 6300 萬年前就在南美洲被發現,除此之外,它們僅限於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等有時相連的島嶼,而且即使在那裡,它們的數量也一直遠遠超過有袋動物。
隨著澳洲向北漂流,單孔類動物適應非極地條件的速度可能較慢,儘管如今針鼴的棲息地覆蓋的大陸面積比任何其他本土哺乳動物都要大。
弗蘭納里和合著者將所有已知的單孔目動物,無論是現存的還是滅絕的,分為五個科,其中一個科是Teinolophidae,以前從未被科學描述過。 他們推測,針鼴是從新幾內亞的鴨嘴獸進化而來的,當時它與澳大利亞隔絕,然後在水位低到足以將兩者結合在一起時向南傳播。
儘管相當嚴格地堅持針鼴和鴨嘴獸的形式,但在後小行星世界中確實發生了一些多樣化,突出顯示墨裡舌魚,長一米,估計重 20-30 公斤(44-66 磅),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單孔類動物。 弗蘭納裡告訴《IFLScience》,它可能會爬樹來捕食澳洲西南部的樹棲白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