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對人類的適應能力甚至是人類飼養的狼所不具備的
一項研究支持這樣的觀點:馴化使狗的大腦能夠與人交流
扭動、搖晃和對人的強大吸引力——這就是 8 週大的小狗的本質。
從小時候,狗跑得比狼快研究人員 7 月 12 日在網路上報告稱,即使狗與人類的接觸較少,也能與人類互動並解釋人類的暗示。現代生物學。 結果表明,馴化改變了狗的大腦,使狗天生就被人類所吸引,或許還能憑直覺感知人類的手勢。
與人類飼養的幼狼相比,與人類接觸有限的幼犬接近陌生人的可能性仍然是人類的 30 倍,接近熟悉的人的可能性是人類的 5 倍。 「我認為這是迄今為止論文中最清晰的結果,而且是有力且有意義的,」坦佩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犬類行為科學家克萊夫·韋恩(Clive Wynne)說,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狼崽自然不像狗那樣對人類著迷。 「當我第一次走進[狼]圈時,它們都會跑到角落裡躲起來,」杜克大學研究狗認知的進化人類學家漢娜·所羅門斯說。 所羅門斯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多數人開始忽視她,“表現得就像我是一件家具一樣。”
但(序號:2017 年 7 月 19 日)。 例如,他們更容易對人做出反應,跟隨人的指示。 這種能力看似簡單,但這種技能連人類的近親黑猩猩也沒有表現出來。 人類嬰兒直到一歲生日前才學會如何做。 當狼被投入這項任務時,結果好壞參半,這表明狼需要明確的訓練來學習這項技能。 科學家們還不確定狗狗的能力是後天習得的還是後天習得的,已成為與生俱來的(序號:1/7/21)。
為了找到答案,所羅門斯和他的同事對狼崽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同時限制了小狗與人類的接觸。 出生幾天后,37 隻狼就得到了人類的全天候關注。 護理人員甚至睡在戶外床墊上的一堆小狼中間。 同時,44 隻獵犬幼犬一直與它們的母親和同窩幼犬待在一起,直到它們 8 週大,只有短暫的人類探訪。
然後研究人員將這兩種類型的小狗都暴露在熟悉和不熟悉的人和物體面前。 透過在小狗的視野中隱藏零食來測試它們的記憶力。 一個裝有食物的圓柱體——只能繞到一個開口端才能解決,但很容易咬到中間——對小狗的自我控制能力提出了挑戰。 為了觀察小狗對人類手勢的反應,研究人員指向隱藏的食物或在隱藏點旁邊放置一個小木塊來吸引眼球。
研究人員發現,狼和狗在記憶力和自製力方面旗鼓相當。 但在涉及人類溝通的任務中,狗超越了狼。 狗遵循手指或木塊作為線索的可能性是狗的兩倍。 狗的目光接觸次數也是人類的兩倍,與狼幼崽的平均 1.47 秒相比,狗在 4 秒內與人類目光接觸。
所羅門斯及其同事得出的結論是,狗從小就憑直覺感知人類的手勢,這為馴化使狗的大腦與人類交流建立了聯繫的觀點提供了支持。 所羅門斯說,狗「生來就準備好理解一個人會試圖與它們溝通」。 「灰狼隊沒有這種傾向。 他們不會真正想到有人會試圖幫助他們。
韋恩說,馴化對狗狗大腦的影響可能更多是情感上的而不是認知上的。 他說,儘管研究人員只測試了願意接近人類的狼,但狗更頻繁地探索人類附近的物體,「這並不讓我感到驚訝」。 “我認為這很可能與狗通常更樂意與人親近有關。”
有一點是明確的:馴化已將狗塑造成尋人飛彈,從一開始就被人類吸引。 所羅門斯說,狗圈裡到處都是舔舐、扭動和目光接觸,一點也不像籠子裡裝滿了無私的狼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