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圍繞其主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 WASP-189b 的藝術想像圖。圖片來源:歐洲太空總署
天文學家分析了已知最極端的系外行星之一 WASP-189 b,發現它和地球一樣有層狀大氣層。但相似之處僅止於此。 WASP-189 b 是一個質量是木星兩倍的世界,溫度高達數千度,所以我們不會舉起棍子移動到那裡。
它如此熱的原因是它距離恆星很近。它繞著恆星運行一周僅需 2.7 天,距離恆星的距離比地球與太陽的距離近 20 倍。但由於這種排列,研究人員可以詳細研究它的大氣層。據報道自然天文學,國際團隊已確定其大氣中存在鐵、鉻、釩、鎂、錳以及氧化鈦。
「我們測量了行星主恆星並穿過行星大氣層的光。其大氣層中的氣體吸收了一些星光,類似於臭氧吸收了地球大氣層中的一些陽光,從而留下了它們特有的‘指紋’。陳述。 「在 HARPS 的幫助下 [ESO 的行星獵人],我們能夠辨識出相應的物質。
氧化鈦是一個特別令人興奮的發現,因為它已經與一種類臭氧層和類別平流層在其他系外行星上。但這些觀察更進一步,發現了額外層的證據。
「在我們的分析中,我們發現不同氣體的『指紋』與我們的預期相比略有變化。我們相信強風和其他過程可能會產生這些變化。由於不同氣體的指紋以不同的方式改變,我們認為這表明它們存在於不同的層中——類似於地球上水蒸氣和臭氧的指紋從遠處看會出現不同的改變,因為它們大多發生在不同的大氣層,」普里諾斯解釋。
關於系外行星的大氣層,我們還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公平地說,即使是太陽系氣態巨行星的大氣層仍然是神秘的。這項新研究揭示了這些遙遠世界如何可能不具有單層大氣層,了解它們的三維複雜性非常重要。
「我們相信,為了能夠充分了解這些和其他類型的行星——包括那些與地球更相似的行星,我們需要了解它們大氣層的三維性質。這需要數據分析技術、電腦建模和基礎大氣理論的創新”,研究合著者 Kevin Heng 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