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來,植樹一直是城市景觀美化的主要內容,因其美學吸引力和改善空氣品質的能力而受到重視。然而,最近的研究強調,樹木的位置和種類對於緩解城市熱壓力至關重要。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世界各地城市的氣溫一直在上升。每個夏天似乎都會帶來另一種“全球溫度”,不幸的是,這已成為。
這帶來了重大挑戰,因為城市熱應激可能導致諸如建築物冷卻能耗增加、城市基礎設施受損、與熱有關的社會不平等、疾病甚至疾病等問題。。
為了降低城市熱壓力,一些城市規劃者一直在使用作為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的一部分。白天,樹木往往透過三種方式為城市降溫:
- 阻擋太陽輻射
- 水分透過葉子的氣孔蒸發
- 透過樹葉空氣動力學改變氣流
到了晚上,情況就不同了,樹冠可以吸收地表的熱量,導致高溫問題。
一項新研究(分析了 2010 年至 2023 年間發表的 182 項研究)表明,有效降溫需要的不僅僅是隨機種植樹木,它還取決於地點和物種的戰略選擇。
劍橋大學建築系永續建築環境副教授、論文的資深作者 Ronita Bardhan 博士在一份報告中解釋說:“我們的研究打破了樹木是全球過熱城市的終極靈丹妙藥的神話。”陳述。
“樹木在為城市降溫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我們需要更具戰略性地種植它們,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它們所能提供的效益。”
研究揭示了什麼?
研究表明,城市樹木可以將街道氣溫降低多達 12°C (21.6°F)。此外,它們還有助於將 83% 的研究城市的每月峰值氣溫降低至 26°C (78.8°F) 以下。然而,這些降溫效益的有效性因樹種特徵、氣候條件和城市佈局而異。
城市的氣候會大大影響城市樹木的有效性。研究表明,最佳的白天降溫效果發生在炎熱乾燥的氣候和開闊的地區。因此,在熱帶乾濕或熱帶草原氣候(如尼日利亞)中,樹木在白天可使城市降溫高達 12°C (21.6°F),但在夜間,它們會使城市升溫高達 0.8°C (1.44°F )。
另一方面,還有熱帶地區濕度較高的氣候。此處的冷卻效果在 2°C (3.6°F) 時要低得多,而加熱效果仍為 0.8°C (1.44°F)。
城市規劃者可以做什麼?
巴丹博士說:“我們的研究為城市規劃者提供了針對特定環境的綠化指南,以便在全球暖化的情況下更有效地利用樹木降溫。”
“我們的研究結果強調,城市規劃者不僅需要為城市提供更多的綠色空間,還需要在最佳位置種植正確的樹木組合,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冷卻效益。”
研究發現,常綠樹和落葉樹的混合在溫帶和大陸性氣候下能產生更好的結果。選擇樹木時,重要的是要重點選擇能夠在暖化條件下茁壯成長的物種。
研究人員甚至創建了一個互動地圖和資料庫,這樣人們就可以根據具有相似城市結構和氣候的其他城市的數據來估計冷卻策略的有效性。
該研究發表於通訊 地球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