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沉積物泥濘氣候爭論
從最近被冰架覆蓋的南極地區鑽取的海底沉積物表明,這些冰架只有 2000 年的歷史。 這項發現可能迫使科學家重新評估目前極地冰層的破壞是否主要是由於人為造成的全球暖化造成的。
1990 年代初,分隔南極半島和詹姆斯羅斯島的古斯塔夫王子海峽頂部的部分冰架破裂。 在原來被陸棚覆蓋的區域,航道水深在600至800公尺之間。 2000年2月和3月,科學家從海底採集了5至6m長的沉積岩芯。
英國劍橋英國南極調查局的地質學家卡羅爾·J·普德西 (Carol J. Pudsey) 表示,散佈在海底的軟泥中含有岩石顆粒。 她和她的同事 Jeffrey Evans 將大於約 1 毫米的顆粒與較小的顆粒分開,這些顆粒可能是被洋流沖入該地區的。
他們發現,一些斑點和卵石是被冰架上的冰川從詹姆斯羅斯島和南極大陸刮下來的。 然而,其他穀物和卵石與附近來源的岩石類型不符,只能由遠行的冰山帶入古斯塔夫王子海峽。 反過來,只有在一年中至少有部分時間沒有冰架的情況下,這些冰山才會在河道中減少沉積負擔。
透過對富含大顆粒的沉積層中發現的有機物質進行碳測年,研究人員可以確定冰山何時飄入河道。 他們的分析表明,從大約 2,000 到 5,000 年前,該河道的大部分地區都是季節性開放的水域。 普德西指出,在沉積物緩慢堆積的地區,岩心中含有多達 3 萬年前的冰山物質。 她和埃文斯在九月報告了他們的發現地質學。
過去幾十年來,南極半島氣溫急劇上升,與那裡幾個冰架的消亡有關。 拉森 A 是古斯塔夫王子冰架的南部鄰居,在 1995 年 1 月的一場強烈夏季風暴中解體(SN:5/12/01,第 298 頁:大伯格啊嘿!)。 拉森 B 冰架曾經與拉森 A 相鄰,現在冰山不斷脫落,並可能在未來十年內消失。
一些科學家懷疑二氧化碳和其他工業溫室氣體的急劇增加是最近區域變暖的原因。 一些氣候模型預測全球暖化將在極地地區加劇。 然而,有消息稱,自大約 11,000 年前的最後一個冰河時期結束以來,南極半島的冰架可能至少來來去去一次,這表明人類可能不能完全歸咎於目前正在發生的冰架消失。
普德西說:“目前的變暖速度可能不尋常,但我們的研究明確表明,在過去的幾千年裡,該地區有時會變得溫暖且無冰。” 因為她和埃文斯分析了長度在 5 到 10 公分之間的核心部分(每個部分至少對應一個世紀),所以他們無法計算出過去暖化事件的精確速率。
瑞典哥德堡大學地質學家奧拉維爾·英戈爾松 (Ólafur Ingólfsson) 表示,來自古斯塔夫王子海峽的新數據應該有助於表明南極半島冰架的不穩定是否是自然循環的一部分。
他指出,過去暖化的新證據支持了湖泊沉積物和古代廢棄企鵝棲息地進行陸基研究所獲得的數據。 根據這項研究,2500 至 4000 年前,半島沿線的氣候更加溫暖和潮濕。
英戈爾松補充道,總體跡象表明古斯塔夫王子冰架和該地區的其他冰架都是短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