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世界有兩種風格。行星搜尋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最初任務的完整資料集揭示了系外行星譜系的分裂,將超級地球與迷你海王星區分開來。
開普勒最終的系外行星目錄於 6 月 19 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發布,目前包含 4,034 顆候選系外行星。其中,49 個是位於其恆星宜居帶內的岩石世界,其中包括 10 個新發現的行星。迄今為止,已有 2,335 個候選行星被確認為行星,其中包括約 30 個溫帶類地世界。
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和加州理工學院的本傑明·富爾頓及其同事發現,對候選恆星的仔細測量顯示,行星之間存在令人驚訝的差距,其大小約為地球的 1.5 至兩倍。有幾顆行星位於間隙中,但大多數都橫跨在間隙上。
這將小行星分為兩類:像地球這樣的岩石行星(半徑為 1.5 個地球半徑或更小)和像海王星這樣的氣態行星(半徑在 2 到 3.5 個地球半徑之間)。
富爾頓說:“這是系外行星譜系中的一個重要的新分支,有點類似於哺乳動物和蜥蜴是生命之樹上不同分支的發現。”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於 2009 年發射,對天鵝座的一片天空進行了四年的觀察。 (它的穩定反作用輪後來壞了,它開始了一個名為 K2 的新任務(SN 線上:2013 年 5 月 15 日)。它的最終目標是得出一個數字:像太陽這樣的恆星中擁有地球這樣的行星的比例。
圖表後故事繼續
行星桶
開普勒發現了大量像地球一樣的岩石行星或像海王星一樣的氣體行星,但介於兩者之間的行星並不多。

加州山景城SETI 研究所的蘇珊湯普森(Susan Thompson) 表示,開普勒團隊尚未計算出這個數字,但天文學家相信他們有足夠的數據來計算這個數字。勒/K2 科學會議上介紹了這一結果美國宇航局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莫菲特場的艾姆斯研究中心
湯普森和她的同事透過「Robovetter」軟體運行開普勒資料集,該軟體就像一個篩子,捕捉其中包含的所有潛在行星。透過軟體運行假行星數據,可以找出混淆其他行星訊號或錯過真實行星的可能性。
湯普森說:“這是我們第一次擁有真正具有明確特徵的人口,因此我們可以進行統計研究並了解地球上的類似情況。”
天文學家對這些行星的了解與對恆星的了解一樣多。因此,富爾頓和他的同事使用夏威夷的凱克望遠鏡精確地測量了開普勒視野中 1,300 顆行星恆星的大小。這些尺寸反過來又幫助確定行星的尺寸,其精度比以前高出四倍。
他們發現的行星類型的差異可能來自行星的大小、組成以及與恆星的距離的微小差異。年輕的恆星會吹出強大的帶電粒子風,這些風可以吹走正在生長的行星的大氣層。如果一顆行星離恆星太近,或者太小而無法擁有厚厚的大氣層(比地球大不到 75%),那麼它就會失去大氣層,最終進入較小的行星組。富爾頓說,今天看起來更像海王星的行星要不是一開始就有更多的氣體,就是在更溫和的環境中長大。
這種差異可能會對銀河系中生命的豐富程度產生影響。迷你海王星的表面——如果它們存在的話——會在如此厚厚的大氣層的壓垮壓力下受到影響。
「這些地方不太適合居住,」富爾頓說。 “我們的結果加深了潛在宜居行星和不適宜居住行星之間的分界線。”
即將到來的任務,例如將於 2018 年發射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將透過對明亮恆星周圍行星的更多觀測來填補系外行星景觀的細節。隨後,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也計劃於 2018 年發射)等望遠鏡將能夠檢查這些行星的大氣層是否有生命跡象。
「我們現在可以真正問一個問題,『我們的行星系統在銀河系中是獨一無二的嗎?』」加州理工學院的系外行星天文學家 Courtney Dressing 說。 「我的猜測是答案是否定的。我們並沒有那麼特別。
編者註:本文於 2017 年 6 月 20 日更新,更正了已確認的系外行星數量以及對 10 顆新發現的岩石系外行星的描述。這 10 顆行星是候選行星,而不是已確認的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