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鄰星有脾氣。 對這顆恆星觀測結果的最新分析顯示,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鄰居在 2017 年 3 月釋放了一次巨大的耀斑。 這對於比鄰星 b 上存在生命的潛力來說是個壞消息。
這顆恆星在 10 秒內變亮了 1000 倍,然後再次變暗。 這樣可以最好的解釋是巨大的恆星耀斑華盛頓特區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的天文學家 Meredith MacGregor 及其同事於 2 月 26 日在《天體物理學雜誌 信件。
由於 Proxima b 與其恆星的距離比地球與太陽的距離要近得多,因此耀斑對 Proxima b 的輻射量是地球通常從太陽耀斑中獲得的輻射量的 4,000 倍。 「如果經常出現這樣的耀斑,那麼(系外行星)可能不是處於最佳狀態,」麥格雷戈說。
Proxima b 是尋找太陽系外生命最受歡迎的地點之一。 它距離地球僅四光年,質量與地球大致相同,並且可能具有適合液態水的溫度(SN:2016 年 12 月 24 日,第 12 頁 20)。 但它的恆星是一顆 M 矮星,一類小暗星出了名的容易出現耀斑這可能會破壞他們行星的大氣層(SN:2017 年 6 月 24 日,第 18 頁)。
峰值能量
半人馬座比鄰星亮度增加了 1,000 倍,然後在大約兩分鐘內再次變暗(紅線)。 黑線是恆星的正常發射,黃線和藍線是較小的耀斑。

麥格雷戈和她的同事重新分析了西班牙格拉納達安達盧西亞天文物理研究所天文學家吉列姆·安格拉達最近領導的一項研究的數據。 安格拉達和他的同事用智利的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陣列望遠鏡觀測了比鄰星。 團隊看到了額外的光線,並將其解釋為塵埃環該團隊於 11 月 15 日在《太陽系柯伊伯帶》中報告稱,該帶將光線向各個方向散射。天文物理學期刊通訊。
但安格拉達和他的同事們對 10 個小時的觀察中的光量進行了平均。 這掩蓋了恆星亮度的任何短期變化——例如明亮的耀斑。
當麥格雷戈的團隊重新分析數據時,他們發現所有多餘的光線都來自3 月24 日的同一兩分鐘時間段。發光的塵埃環。
安格拉達表示,他和他的同事都知道 3 月 24 日的耀斑事件,目前正在修改他們最初的說法。 但他表示耀斑無法解釋所有額外的光線,因此塵埃環理論可能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