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當選總統唐納德·川普準備重返辦公室,美國太空探索和美國太空總署資助的科學的未來仍懸而未決。
「有太多的問號,」政治學家維多利亞·薩姆森說。人類將在何時前往太空何處? SpaceX 億萬富翁兼總統顧問 Elon Musk 對 NASA 和太空政策有何影響?提名億萬富翁太空遊客賈里德艾薩克曼領導美國太空總署意味著什麼?
「如果我有一件事要說,那就是一切都不清楚,」薩姆森說,他在非營利太空永續發展組織安全世界基金會華盛頓特區的辦公室工作。 “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
太空科學家正在根據川普及其盟友過去所說的話做出預測。任命艾薩克曼為下一任美國太空總署局長,反映了選舉期間已經傳達的太空探索的優先事項:盡快踏上另一個世界的土地。
那個另一個世界很可能就是月球。但如果川普軌道上的一些人得逞的話,它可能就是火星。儘管載人航太和商業航太可能會在下一屆政府中得到推動,但天文學和純太空科學的未來卻不太清楚。
這是什麼科學新聞未來幾年將會持續關注。
美國太空總署將如何(以及何時)將人類送回月球?
每當總統政府發生變化時,人類在太空的目的地就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2000 年代初,喬治·W·布希 (George W. Bush) 指示 NASA「不遲於 2020 年」再次將太空人送上月球。 2010 年,巴拉克·歐巴馬 (Barack Obama) 取消了該計劃並相反,人類瞄準了小行星 (SN:2010 年 4 月 15 日)。2017年,川普取消了該計劃,並帶著「月球」號重返月球。阿爾忒彌斯計劃 (SN:22 年 1 月 12 日)。
在川普第二任總統任期內,這一目的地可能會保持穩定。阿耳忒彌斯計劃在喬·拜登的領導下繼續進行,美國宇航局目前計劃通過阿耳忒彌斯III 號任務於2027 年將人類送上月球(比原定的2024 年目標推遲了約三年)。
川普當選引發的一個問題是太空人將如何到達那裡。目前,阿耳忒彌斯三號預計將在美國太空總署期待已久的太空發射系統(SLS)上發射。該計劃是宇航員將與在軌道上的 SpaceX 星艦飛船會合,這將帶他們到月球表面。
但多年來,SLS 一直未能按計劃完成並且超出預算。首次 SLS 飛行原定於 2017 年進行,於 2022 年 11 月進行。政府問責辦公室報告2023年。
艾薩克曼本人曾公開批評該計劃,認為這是政府效率低下的例子。火箭幾乎可以肯定在砧板上。
華盛頓州貝靈厄姆的行星協會太空政策專家凱西·德雷爾(Casey Dreier) 表示:「我認為大多數人都將SLS 視為一個死氣沉沉的計劃。」「我認為目前的問題是SLS 項目結束的速度有多快,而不是繼續下去。
SLS 有可能存活足夠長的時間來發射阿耳忒彌斯三號。美國國會可以努力保持資金穩定,從而保留擁有美國太空總署中心的州的相關工作。
對於所有的問題,SLS起飛計劃於 2026 年 4 月進行的第二次 Artemis 發射已準備就緒(SN:11/16/22)。星艦已經進行了試射。但它還沒有在太空中進行任何對接,也沒有在沒有載人的情況下登陸月球,這是阿耳忒彌斯三號實現之前的關鍵步驟。
「阿耳忒彌斯三號的重大延誤在於星際飛船是否準備就緒,」德雷爾說。 “這是一系列需要解決的非常重要的問題。”
另一個問題是美國是否會繼續參與阿爾忒彌斯協議是 2020 年川普第一屆政府期間制定的一項不具約束力的登月活動指導文件。這些協議顯示美國太空總署打算與其他國家合作,和平、透明地探索太空,並分享科學數據等。已有 50 多個國家簽署了這些協議,其中許多國家沒有自己的太空計畫。
薩姆森說,美國實際上是在表達「我們想去那裡,並且一起去」。 “問題是美國是否會繼續這種外交外展,我認為這種外交外展非常成功。”
我們會將靴子送上火星或從紅色星球返回樣本嗎?
經過 NASA 行軍命令中的所有曲折,最終目標始終是將人類送上火星 (SN:2014 年 8 月 8 日)。那個目標可能會成為更高的優先級在川普第二屆政府中。
長期以來,將人類送上火星一直是 SpaceX 和馬斯克個人的既定目標。他在自己的社群媒體網站 X 上發文稱,SpaceX 可以將人類送上火星未來四年內。那是不太可行,機械和航空航天工程師團隊今年早些時候在科學報告。但驅動器就在那裡。
川普在競選過程中明確談到加速火星之旅。例如,在 10 月賓州的一次集會上,他說:「我們將讓一名美國太空人登陸火星...準備好,埃隆,準備好。我們必須著陸,我們必須盡快著陸。
艾薩克曼在他的在 X 上發布接受提名美國宇航局局長(這項任命需要參議院確認)。 「美國人將在月球和火星上行走,這樣做,我們將使地球上的生活變得更好,」他寫道。
同時,美國太空總署將火星岩石帶回地球的計畫卻岌岌可危。該機構的火星樣本回收計劃是2024年預算削減遭受重創 (SN:5/8/24)。 6 月,NASA 發布了呼籲新想法與包括 SpaceX 在內的私人公司一起返回火星樣本。
「我們正在考慮很多不同的事情,」NASA 總部的火星科學家林賽·海斯 (Lindsay Hays) 12 月 12 日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美國地球物理聯盟會議新聞發布會上說道,「我們希望我們能夠明年初就能製定一些新計劃。

近地軌道會出現更多衛星並展開發射競爭嗎?
馬斯克已經是近地軌道領域的重要參與者。 SpaceX 在其星鏈計畫中發射了數千顆衛星,為地球的廣大地區提供無線網路存取。其他公司正在推出自己的版本。這些衛星星座威脅科學家進行天文學的能力並且可能對平流層造成嚴重破壞在他們生命的盡頭(SN:2021 年 9 月 20 日,SN:24 年 11 月 22 日)。
這位億萬富翁還被任命幫助領導一個新的政府效率部,這是一個外部諮詢委員會,川普表示該委員會將「廢除政府官僚機構」並「削減多餘的監管」。再加上馬斯克捐贈的事實至少2.5億美元川普的連任競選活動,造成了潛在的利益衝突,埃里克·伯傑,高級空間編輯技術藝術,已註意到。伯傑表示:“毫無疑問,馬斯克處於自我交易的境地。”11月8日寫的。
馬斯克與環保署發生爭執SpaceX 德州發射場的環境影響,並與聯邦航空管理局就安全問題和發射規定罰款。這美國聯邦航空局現任局長將辭職在川普上任之前。
「至少對伊隆來說,他對美國聯邦航空局和美國環保署提出的繁重要求感到沮喪,」薩姆森說。她想知道下一屆政府是否會放鬆或消除環境影響報告和發射要求。
至於私人載人航天,SpaceX 基本上是唯一的遊戲。 「坦白說,SpaceX 目前已經成為發射領域事實上的壟斷者,」德雷爾說。
但這種壟斷可能不會持續下去。總部位於科羅拉多州的聯合發射聯盟公司推出了火神重型起重車輛兩次。 12月10日,藍色起源公司宣布有意飛它的新格倫年底前實現重型火箭。總部位於加州的火箭實驗室公司旨在完成自己的可重複使用火箭,名為中子,2025年。
「我們實際上擁有多元化的發射提供者,這是非常強大的,」菲尼克斯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航太商業和政策專家扎西爾·阿里說。
未來幾年的一個問題是這些其他發射公司將會怎麼樣。如果他們成功了,進入太空的方式可能有很多種,公司之間可以進行良性競爭,如果其中一種失敗,還可以有後備選擇。但一些太空政策專家擔心,馬斯克的影響力可能會導致政策變化,使 SpaceX 受益,而損害競爭對手的利益。
一般而言,空間科學怎麼樣?
艾薩克曼的提名令天文界感到驚訝和某種程度上的寬慰。
這位億萬富翁對載人航太的熱情是顯而易見的。在過去的五年裡,他資助了 SpaceX 的兩次商業飛行,並作為活躍機組成員在兩次飛行中飛行。他主動提出將哈伯太空望遠鏡提升到更高的軌道,從而延長其使用壽命,用於未來的私人太空飛行(美國宇航局拒絕)。四月,他給現任美國宇航局局長比爾·尼爾森寫了一封信,倡導拯救天基錢德拉 X 射線天文台經費削減(序號:5/8/24)。
「我確實相信艾薩克曼將成為科學和基礎研究的重要支持者,」阿里說。

但德雷爾表示,隨著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的成立,預計資金將全面削減,美國太空總署不太可能逃脫這些削減。 「我認為我們可以相對肯定地說,美國太空總署至少在未來幾年將面臨預算減少的問題,」他說。
他說,隨著人們對載人航太的關注日益增加,這些削減可能會對美國太空總署的科學造成最嚴重的打擊。研究地球及其氣候的計畫面臨特別的風險,川普在他的第一個任期內試圖削減開支(序號:11/25/24)。
目前尚不清楚美國太空總署在太空領域的優先事項將如何調整。 2021 年最後一次的十年調查,天文學界在這份文件中列出了未來 10 年任務和太空船的優先事項,確定了幾個可以取代老化的大型天文台的天基天文台,包括錢德拉和哈伯(SN: 11/4/21)。但發射成本和預算限制已經阻礙了這些雄心壯志。
一些天文學家認為,使用比目前可用的火箭更大的火箭進行更多的商業發射可以降低每次任務的成本,從而允許更多的火箭升空。
天文學家馬丁·艾維斯、查爾斯·勞倫斯和薩拉·西格在一篇文章中寫道:「如果成功,星際飛船將極大地增強我們的太空能力,從而從質上改變天文物理學任務的建構方式。2023年作文今日物理。
其他天文學家已經在考慮如何讓載人航太焦點對科學有用。
德州理工大學拉伯克分校的天文學家湯姆·馬卡龍 (Tom Maccarone) 表示:“我們很多人都擔心阿耳忒彌斯會耗盡所有科學預算。”最近在波士頓舉行的使用錢德拉望遠鏡的天文學家會議(序號:12/6/24)。 “也許我們應該考慮如何利用它為我們帶來好處,而不是遭受它的痛苦。”
他贊同在月球上建造望遠鏡的提議,因為在月球上進行某些觀測比在地球上更容易。 「可能會有免費乘車,」他說。 “如果我們想在 2050 年代做到這一點,我們現在就應該開始認真考慮。”
但是,阿里說,哪些研究計畫能夠搭上這些順風車可能不是由美國太空總署決定的,而且可能不利於純科學。他預計美國太空總署任務負責人可能會被要求向國會證明,除了偉大的科學之外,他們的計畫將如何為其他國家優先事項做出貢獻。
特約撰稿人 Nikk Ogasa 對這個故事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