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剛果伊波拉疫情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
該疾病傳播到鄰國的風險被認為很高
接觸者追蹤世界衛生組織的一名衛生工作者在剛果北基伍省普羅旺斯對可能接觸過伊波拉病毒患者的人進行篩檢。
世界衛生組織/J. 燭光
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剛果持續一年的伊波拉病毒爆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由於疾病傳播到鄰國的風險很高。
不過,該組織表示,它不認為疫情爆發構成全球威脅。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7 月17 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的風險評估仍然是,伊波拉病毒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和該地區傳播的風險仍然非常高,在該地區以外傳播的風險仍然很低。
自 2018 年 8 月 1 日剛果爆發伊波拉疫情以來,截至 7 月 15 日,已通報 2,512 例伊波拉病例,其中 1,676 人死亡。
剛果北基伍省首府戈馬本月確診一例病例後,世衛組織將疫情列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戈馬的患者是來自疫情中心剛果城市貝尼的男子。 他已經死了。
六月烏幹達也出現了三例病例,七月又出現了一例,但患者都來自剛果。 世衛表示,目前尚無源自烏幹達的伊波拉確診病例。
世衛組織在聲明中表示,緊急狀態聲明反映了應對疫情需要加強國際協調的必要性。 該組織不建議對該地區的邊境或貿易實施任何限制。 譚德塞說,此類限制非但不能阻止伊波拉病毒,反而“實際上會阻礙戰鬥”,因為它們“迫使人們使用非正式和不受監控的過境點,增加了疾病傳播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