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服務的面部識別亭已在上海杭州國際機場部署,用於飛行和行李檢查,安全許可和登機,ZDNET報告。同時,希思羅機場正在推出面部生物識別技術,以供可選的辦理登機手續,袋子掉落和登機過程。憲報新聞。
幾個中國機場,包括北京和南洋,已經推出了面部生物識別系統,但據報導上海是第一個完全自動化的系統。
Spring Airlines是Hongqiao機場第一家採用該系統的航空公司,他說,自售貨亭揭幕以來,其前5,000名旅客中有87%使用了該系統,並且售貨亭可以將入住時間削減到一分鐘半以下。
人權觀察中國高級研究員瑪雅·王(Maya Wang)對部署表示關注。
王說:“當局正在使用生物識別和人工智能來記錄和跟踪人們出於社會控制目的,因為我們擔心全國面部識別技術的融合和使用的日益增加,因為它為當局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數據點來追踪人們。”
希思羅機場的新售價5000萬英鎊(6540萬美元)的系統預計將於2019年夏季推出,據報導,有可能將平均乘客通過機場的時間最多將三分之一削減。
希思羅機構客戶關係和服務總監喬納森·科恩(Jonathan Coen)表示,生物識別技術是使增加乘客量增加乘客以安全地穿越機場的關鍵。
科恩說:“有了這項技術,我們將能夠為乘客提供選擇,以選擇他們如何穿越我們的機場,並與同事一起指導需要它的乘客。” “到目前為止,我們的乘客已經受到了生物識別技術的好評,我們期待與同事和航空公司社區合作,這是我們在希思羅機場正在進行的轉型的一部分,重點是增強乘客體驗。”
部署可以使希思羅機場能夠減少機場工作人員執行的重複任務,他們可以專注於客戶援助。
達美航空最近宣布了第一個路緣到柵極生物識別系統在美國,哈茨菲爾德 - 傑克遜亞特蘭大國際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