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土安全部希望在其自動生物辨識系統 (IDENT) 中建立基於雲端的潛指紋生物辨識檢查功能。
資訊請求要求對所涉及的成本進行完整的估算,包括許可、計算資源、勞動力、文件遷移和維護。該系統應根據 AWS GovCloud 西部區域中的託管進行成本計算,具有單一可用區域,但可以選擇擴展到更多區域。
IDENT 由 DHS 生物辨識身分管理辦公室 (OBIM) 運營,包括兩個畫廊潛指紋生物識別。
其中一個畫廊由大約 3000 萬個身分組成,並且每年以 300 萬個的速度成長。它包括 100 萬張兩次列印的記錄和 1900 萬張十次列印的記錄。另一個包含 3 億個身份,其中 2.7 億個包含 10 份印刷版的生物識別記錄,每年還會增加 1800 萬個記錄。
該系統需要在高峰時段支援每小時 80 到 100 次搜索,或每個畫廊每天 1,500 次搜索。兩個不同畫廊的匹配器回應時間應分別低於 10 分鐘和 60 分鐘,並且提交的內容應呈現匹配準確率。國土安全部還要求供應商解釋他們對潛在指紋進行自動編碼的方法以及這些編碼的準確性。
OBIM 還有一個未解決的潛在文件 (ULF) 庫,其中包含 500,000 筆記錄,它希望能夠對其進行反向雲端搜尋。該系統的平均峰值每小時有 12,000 次已知到潛在的搜索,其中大部分是針對十份列印的記錄。潛在到潛在的搜尋量和時間目標與上述畫廊的類似,但 OBIM 希望採用一種閾值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準確性,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需要審查員審查的內容」。
也尋求一種用於潛在檢查者的圖形使用者介面工具。 OBIM 希望了解擁有 100 個使用者的企業授權的成本。
該機構還想了解演算法更新以及與其他供應商的互通性。
回饋截止時間為 2025 年 1 月 10 日。
OBIM 也仍處於期待已久的轉換之中生物辨識平台。該 RFI 是繼 9 月發布的一份 RFI 後發布的,旨在幫助研究和開發過渡到
這篇文章於 11 月 25 日東部時間晚上 8 點更新,以澄清新的和以前的 RFI 之間的差異。
文章主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