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國家協會(東盟)的國家簽署了一份宣言,承諾促進有關防止在線騙局,對新興技術(例如AI)的區域投資以及該地區內的數據自由流。
這曼谷數字聲明上週在泰國曼谷舉行的第五屆東盟數字部長級會議(ADGMIN-5)上獲得批准。
網絡騙局(例如電話騙局和基於社交媒體的財務欺詐)已成為該地區越來越多的問題新聞報導記錄柬埔寨,緬甸和老撾的犯罪組織,迫使非法販運的人當作騙子。根據美國和平研究所的估計,在湄公河國家被犯罪集團盜竊的資金可能超過438億美元一年。
去年,東盟國家在新加坡建立了東盟地區計算機應急響應小組(CERT),致力於共享與網絡事件有關的信息。代表們在曼谷總結說,東盟規範實施清單可以作為建立網絡彈性的區域努力的參考。
數字部長還支持了《網絡安全和在線騙局合作》的《東盟數字經濟框架協議》的製定,並批准了全球CBPR行動計劃和AI治理文件,該文件促進了該地區負責的AI開發。
中國,日本,韓國,印度,美國和國際電信聯盟(ITU)等主要合作夥伴也參加了曼谷數字宣言談判。
印度尼西亞討論禁止兒童的社交媒體
除了促進網絡安全方面的合作外,《曼谷宣言》也承諾通過鼓勵區域投資研究和開發並確保包容性數字基礎架構來促進數字創新。
印度尼西亞通訊和數字部長Meutya Hafid在上週四的會議上說:“印度尼西亞完全支持曼谷數字宣言中的措施,這些措施符合我們加強數字包容和鼓勵技術創新的願景。”
在曼谷的會議上,部長會見了其他部長討論數字世界中的兒童保護政策,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無線電報告。與澳大利亞類似,印尼政府正計劃設定最低年齡對於社交媒體用戶,上週就針對在線保護兒童的專門法律進行討論。
馬來西亞在與在線騙局的鬥爭中突出顯示數字ID
根據該國數字化部的數據,僅馬來西亞僅在2021年至2024年4月之間就涉及95,800名受害者的在線騙局損失了7億美元。由於驗證過程,可互操作的數字ID對於東盟至關重要,馬來西亞電子政務服務提供商的團體董事總經理Myeg。
Wong談到了上週在曼谷的ADGMIN-5期間,數字ID在與網絡犯罪作鬥爭中的作用。
Wong說:“許多參加論壇的國家,包括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都在發行國家數字ID。” “如果各國實時識別並啟用對彼此數字ID的本地化驗證,那麼無論出現如何現實的DeepFake視頻,都可以準確識別在線用戶。”
Myeg開發了一個稱為的區塊鏈平台Zetrix。它的ZCERT是第一個可驗證的憑證平台,允許中國國民證明他們的身份與中國國家區塊鏈Xinghuo Bif合作在國外進行數字化。
馬來西亞將在2025年擔任東盟主席。
同時,該國目前還主持亞洲國際安全峰會和2025年博覽會(AISSE25)。在活動期間,副總理艾哈邁德·扎希德·哈米迪(Ahmad Zahid Hamidi)呼籲建立一個基於國家區塊鏈的身份驗證系統,該系統將保護在線交易並減輕身份欺詐,這是馬來西亞邊緣報告。
Zahdi還支持與國際刑警組織類似的網絡犯罪工作組的創建。他說,網絡犯罪分子正在使用AI,Automation和Dark Web來發起復雜的攻擊,並且數字經濟的快速擴展需要自適應安全框架。
部長說:“我敦促所有利益相關者 - 政府,執法機構和行業領導人 - 在某些關鍵領域採取具體行動。” “首先,我們必須實施AI驅動的預測性警務和實時城市監視,以積極檢測和防止安全威脅。”
他補充說,堅固的安全措施必須與公民自由保持平衡,以維持公正,公平的全球安全框架。
越南敦促監管服務,警告銀行採用生物識別技術
越南對Adgmin-5的貢獻是在提倡採用5G Open和開源AI等開放技術。信息和傳播部長nguyen Manh吊死強調該服務提供商和數字平台需要受到監管,而公民應開發數字技能來打擊在線欺詐。
該國介紹的法規之一是強制性生物特徵驗證在整個銀行業,去年推出了打擊欺詐行為。根據越南州立銀行(SBV)的數據,已有超過8470萬個帳戶已通過生物識別數據進行了驗證。但是,並非所有銀行都遵守授權。
儘管國內銀行提出了新的生物識別規則,但一些外國銀行(例如香港的匯豐銀行和新加坡UOB)尚未遵守,即使1月1日的截止日期已經過去。
遲到的原因是,許多外國銀行具有多層安全性,降低了欺詐案件,越南投資視圖報告。但是,這可能不會使銀行免於行政罰款。
SBV支付部門主任Pham Anh Tuan說:“如果外國銀行未滿足驗證要求,則必須暫停為客戶提供服務,直到遵守SBV的規定為止。”
匯豐銀行越南迴答說,他們正在採取必要的步驟根據需要實施生物識別驗證,同時保持在線銀行交易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銀行還必須開始從公司客戶那裡收集生物識別數據,以減少欺詐和洗錢的風險。根據Vietcombank的通知,將要求組織的法律代表在2025年7月1日之前更新其生物識別信息。
該銀行說:“在此期間,如果客戶未能更新,Vietcombank將暫停客戶的電子銀行帳戶中的轉移和提款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