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的數量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不僅與氣候變化有關。一項新研究的結果表明,它也可能影響食物的營養價值。
米飯的營養不足,二氧化碳濃度較高
研究人員發現,在二氧化碳濃度較高的條件下生長的水稻中,B族維生素的水平降低,以及鐵,鋅和蛋白質。
在發表在雜誌上的研究中科學進步5月23日,研究人員檢查了18種在實驗性稻田中種植的水稻品種,其中植物受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為568至590份,每百萬分之五,預期的二氧化碳濃度在本世紀下半葉。
研究人員發現,在大米的高二氧化碳濃度下,維生素B1,B2,B5和B9都下降了。
B1水平(硫胺素)下降了17.1%,B2水平(核黃素)降低了16。6%,B5水平(泛酸)降低了12。7%。 B9水平(葉酸)的下降最大,下降了30.3%。葉酸對於孕產婦和兒童健康特別重要。
“過去一百年來,這些B族維生素的重要性已經進行了研究,”說來自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研究研究員克里斯蒂·埃比(Kristie Ebi)。
“二氧化碳濃度較高的人是葉酸。我們知道,孕婦的葉酸不足會導致患有各種出生異常的兒童。”
研究人員也是觀察到鐵,鋅和蛋白質下降。
依賴大米的能量和蛋白質的國家的營養不良的風險
Ebi及其同事引起了人們的擔憂,即由於大米和其他低成本主食的營養價值下降,大米消費量最高且國內生產總值最低的人口可能會發生更多的營養不良。
顯然,有6億人主要在印度尼西亞,柬埔寨,孟加拉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越南,馬達加斯加和緬甸從稻米那裡獲得至少50%的日常能量和/或蛋白質。
“據報導,農作物的蛋白質和礦物質降低,包括鐵和鋅,響應於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的上升,[CO2]。對於當前世紀,估計這些人類健康的影響從1.38億到14億,根據營養,“研究者”,“研究者”寫在他們的研究中。
研究人員仍然發現,並非所有的品種米以類似的方式對較高濃度的大氣二氧化碳做出了反應,因此未來的研究可能有助於找到大氣變化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