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它涂上糖衣是没有意义的——真是一个地狱般的地方!它是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大气温度足以熔化铅。
空气也是有毒的羽流,主要由二氧化碳和硫酸雨云组成。然而,科学家们假设金星曾经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地方,其大气层较冷,表面有液态海洋。
不幸的是,这一切在数十亿年前发生了变化,金星经历了失控的温室效应,将景观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知的地狱般的世界。
根据一个NASA 支持的研究由国际科学家组成的团队认为,实际上可能正是这片海洋的存在导致金星首先经历了这种转变。
除了非常热之外,金星在白天、夜晚或一年中的温度几乎没有变化。这是由于其极其稠密的大气层(是地球大气压力的 93 倍)和行星的缓慢自转造成的。
与地球相对较快的自转(23 小时 56 分 4 秒)相比,金星大约需要 243 天才能完成自转一周。
还值得注意的是,金星的旋转方向与地球和大多数其他行星相反(逆行)。在这种费力缓慢的自转、行星厚厚的绝缘大气层以及低层大气中风的热量传递之间,金星表面的温度从未偏离平均 462°C (864°F) 太多。
一段时间以来,天文学家一直怀疑金星的自转速度可能更快,并且与地球的方向相同,这可能是金星能够在其表面支持液态海洋(甚至可能孕育生命)的关键因素。至于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变化,一种流行的理论是,巨大的撞击减慢了金星的自转速度,甚至逆转了它。
为了他们的研究,最近出现在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由马蒂亚斯·格林(班加罗尔大学的物理海洋学家)领导的团队与美国宇航局和华盛顿大学的同事一起测试了早期金星上的海洋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性。
简而言之,由于潮汐流与海底之间产生摩擦,潮汐对行星的自转起到了制动作用。
在地球上,这种效应每百万年就会使一天的长度改变约 20 秒。为了量化早期海洋对金星的阻碍程度,格林和他的同事使用专用的数值潮汐模型进行了一系列模拟。
(伊蒂兹/维基共享资源抄送3.0)
该团队模拟了金星在海洋深度不同、自转周期在 243 到 64 个恒星地球日之间的情况下的情况。然后,他们计算了潮汐耗散率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关潮汐扭矩。他们发现,海洋潮汐足以使其每百万年减慢多达 72 个地球,具体取决于它的初始自转速度。
这表明,潮汐刹车可能会在短短 10 至 5000 万年内将金星的自转速度减慢至目前的速度。由于自转速度的降低导致金星面向太阳的一侧的海洋蒸发,导致失控的温室效应,这种潮汐破坏在相当短的时间内(从地质角度来看)有效地剥夺了金星的宜居性框架。
除了对金星为何以这种方式旋转提供另一种解释之外,这项研究的意义可能对解答金星一些最深奥的谜团大有帮助。正如格林在班戈大学所说新闻稿:
“这项工作表明,即使海洋只存在了几亿年,潮汐对于重塑行星的自转有多么重要,以及潮汐对于使行星适宜居住有多么重要。”
换句话说,潮汐制动可能是金星在几亿年的时间里从一个可以很好地支持生命的被海洋覆盖的世界变成一个炎热、地狱般的环境、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生存的原因。这些发现也可能对太阳系外行星的研究产生影响,在太阳系外行星上已经发现了许多“类金星”世界。
因此,天文学家可以有信心地假设,位于恒星周围宜居带内缘附近的系外行星具有相似的自转周期,这是海洋减慢它们速度的结果。
也许,只是也许,这项研究还可以帮助了解未来可能的努力,将金星恢复到数十亿年前的样子——即改造它!
通过加速地球自转,我们将能够显着减少地球的温室效应。然后泵入数吨氢气,将大气中的浓密二氧化碳云转化为水(和石墨),金星将恢复其海洋,人类将拥有另一个可以居住的星球!
但当然,新居民必须仔细监测潮汐,以防止地球再次变成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