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心理学研究依赖于参与者放弃时间参加实验或完成调查问卷。 他们参加是因为他们获得报酬或者因为他们被要求作为大学课程的一部分。 但除此之外,人们对参与这些研究的动机知之甚少。
有些参与者可能正在寻求帮助? 也许正在寻求针对他们正在努力解决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诊断。 波兰的一组研究人员推测,参加心理学研究可能“被视为获得一些专业帮助的廉价替代品或替代方案”。
为此,他们着手调查心理学研究的参与者是否更有可能患有人格障碍或正在经历或焦虑。
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开放获取期刊上公共科学图书馆一号。
研究作者写道:“研究人员通常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宣传研究的方式和招募的人员不会明显影响他们的结果。”
“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已经表明,那些有更多人格病态的人更容易被那些可以表达自己创伤的研究所吸引,并且可能更有可能自愿参加研究。”
波兰华沙 Maria Grzegorzewska 大学的 Izabela Ka?mierczak 和同事进行了多项研究,共涉及 947 名参与者(其中 62% 是女性),对之前参加过心理学研究的人和从未参加过的人进行了比较在这样的研究中。
他们发现,之前参加过研究的参与者表现出了人格障碍、抑郁或焦虑患者的症状。
有许多不同类型人格障碍? 包括边缘性人格障碍和自恋型人格障碍? 但简而言之,患有人格障碍的人在思考、感受、行为或与他人的关系上与没有人格障碍的人不同。 例如,他们可能会将某些事情归咎于他人,或者表现出攻击性和不可预测性。
为什么这很重要
这项新研究揭示了一个潜在令人担忧的自我选择问题。 由于研究参与者选择参加哪些研究,研究结果可能会受到大量特定类型参与者的过度影响。 研究偏差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与许多其他科学学科一样,心理学研究的设计和实施主要在大学。 然而,与许多学科不同的是,心理学需要人类的参与,因此,学生们形成了一个方便的学科库可供借鉴。
这让该领域的许多人想知道,主要针对 18 至 24 岁西方学生进行的研究如何能够提供与 18 至 24 岁西方学生以外的任何人群相关的研究结果。
研究需要有效,如果我们不能声称我们的研究结果与更广泛的人群相关(所谓的“普遍性”),我们就会遇到严重的问题。 这项新研究表明,我们的研究结果很可能受到我们所测试的人的心理本质的影响。
然而,我们无法控制那些花时间参加我们的程序的学生。 例如,我们不能在招聘海报上提供“有人格障碍症状者无需应聘”的说明。 但我们可以而且必须在选择参与者时更加谨慎。
我们需要做的是与足够多的人进行研究,进行可以重复的工作,这可以让我们更有信心我们的发现在校外具有相关性。
崎岖不平的道路
所有科学都有其坎坷的道路,而心理学近年来无疑一直在这条道路上前进。
曾经被认为具有开创性的实验未能产生相同的结果当其他心理学家重复这些内容时。 这被称为“复制危机”或“再现性危机”。
以及科学叛逆所引起的冲击波迪德里克·斯塔佩尔一位荷兰心理学家发明了他的数据,甚至捏造了整个实验,至今仍被人们所感受到。 心理学的声誉无疑受到了打击。
但心理学家正在认真研究透明度和技术,我们希望这将帮助我们重新获得更广泛的科学界的信任。
这篇最新论文表明,参与者本身很可能是自我选择的? 因此,我们的研究结果可能会再次受到质疑。 我们可能认为我们正在从尽可能广泛的人群中进行研究,以使结果可以推广到更广泛的人群,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这一发现将为那些致力于提高心理学可靠性和声誉的人们敲响警钟。 需要认真对待。
结果更正式地告诉我们一些我们应该已经知道的事情。 我们这些参与心理学研究的参与者主要来自心理学学生,因此在招募策略时需要非常小心。
例如,我们可能需要注意设计可能不受参与者的个性或情绪影响的研究,或者我们可能需要评估参与我们研究的参与者。 例如,这项最新研究的作者建议筛选出参加过之前心理学研究的参与者。
最重要的是,在发布我们的“开创性”研究与我们希望调查的更广泛人群的关系之后,我们需要非常小心地做出宏大的声明。 这样的说法似乎经不起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