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了测试药物的效果,研究人员随机为研究参与者分配两个疗程中的一个。 第一组接受实验药物,第二组(称为对照组)不知不觉地接受了– 一颗根本没有任何作用的药丸。
该方法旨在帮助研究人员通过区分服用药物的效果和不服用药物的效果来测量正在研究的真实药物的效果。 安慰剂本身并没有固有的作用,除了一种被称为“安慰剂效应”的现象——一些参与者认为他们得到了真正药物的好处。
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患者错误地认为他们正在服用试验药物,而不知道他们已被置于对照组。 安慰剂效应的惊人之处在于它可以导致身体产生实际的生理反应——就好像患者一直在服用真正的药物一样——医学文献对此进行了阐述提供了一系列可能的解释。
然后它只是变得更怪异了。 美国麦吉尔大学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安慰剂效应实际上越来越强,欺骗了更多的人,让他们误以为根本不应该存在的虚幻医疗益处。
研究人员分析了 1990 年至 2013 年间在世界各地进行的 84 项药物临床试验的结果,发现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患者的疼痛抑制效果在此期间稳步增强,到 2013 年疼痛水平最终下降了 30%。
换句话说,对于患者来说,现在是服用完全假药的最佳时机,因为我们欺骗自己以为自己服用的是真药的能力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但为什么?
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现象只发生在美国。 安慰剂效应随处可见,但安慰剂反应的增加仅在相对较新的美国临床试验中表现出来,而在欧洲和亚洲进行的试验表明在此期间没有出现此类变化。
造成这一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美国的试验(但其他地方没有)现在的试验时间比以前更长,而且涉及的人数也比以前更多。 自 1990 年以来,平均在美国,治疗时间从 4 周跃升至 12 周,患者人数从不到 50 名增加到超过 500 名。这些都是巨大的变化,而且似乎对结果产生了重大影响。
“数据表明,更长、更大规模的试验与更大的安慰剂反应相关,”杰弗里·莫吉尔说,疼痛研究教授和该研究的资深作者。 “这反过来又会导致这些试验的失败——因为这使得制药公司更难证明正在测试的药物比安慰剂治疗更有效。”
其他可能导致美国对安慰剂反应增加的单一因素可能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药品广告的影响(仅在美国和新西兰进行); 商业研究机构的出现; 研究人员建议,或者在媒体上更多地接触安慰剂的想法。
无论如何,这是医疗行业想要解决的问题,因为进行更长、更大规模的药物试验——表面上是为了测试疗效——在将新的治疗解决方案应用到临床上时似乎会适得其反。市场。
“临床试验中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的改善越大,证明止痛药物的有益效果就越困难。”罗伯特·H·德沃金说罗彻斯特大学医学和牙科学院麻醉学、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教授,他没有参与研究。
“这项重要的研究增加了我们对这些安慰剂组反应的理解,从而为改进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加速镇痛药物的开发提供了基础,这些药物可以为患有慢性疼痛的患者带来更大的缓解。”
该研究发表于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