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尼安德特人儿童凸显了古代人类的利他主义
我们已灭绝的亲属都是充满爱心和同情心的人。

孩子很可能从合作养育中受益。
图片来源:Esteban De Armas/Shutterstock.com
西班牙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尼安德特儿童的遗骸,其遗骸显示出与唐氏综合症一致的一些特征。然而,与其他患有这种疾病的史前个体不同,这个孩子并没有在婴儿时期死亡,这表明这个孩子和他母亲都得到了他们古老部落其他成员的持续照顾和支持。
研究作者在分析 1989 年在瓦伦西亚科瓦内格拉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骨骼时发现了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发现。这些化石中有几块内耳碎片显示出先天畸形,这可能会导致听力丧失和眩晕。
研究人员写道:“唯一与遗骸中所有畸形相符的综合症是唐氏综合症。”他们继续写道:“因此,值得注意的是,该个体至少活到了六岁,这远远超过了史前人群中唐氏综合症儿童的正常预期寿命。”
确实,唐氏综合症是人类最常见的遗传病,在类人猿中也有发现,然而婴儿期后存活率在现代之前,这种动物被认为是罕见的。在黑猩猩中,有一种特别的搬家箱曾经有过这样的描述:一名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婴儿由其母亲和姐姐照顾,但在两岁前去世。
在我们人类中,有五种唐氏综合症的史前病例在公元前 3629 年至公元前 400 年之间就有记录,其中没有一个人的寿命超过 16 个月。
然而,根据科瓦内格拉遗骸的大小和发育阶段,研究作者得出结论,这名儿童死亡时的年龄在 6 至 7 岁之间。他们写道:“有理由认为,[这名儿童] 能够长期存活,是因为他在这段时间里得到了持续的照顾和关注。”
研究人员进一步详细阐述了这种支持的性质,他们解释说,“由于尼安德特人,包括高水平的流动性,很难想象个体的母亲能够独自提供这样的照顾,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因此,母亲可能需要社会群体中其他成员的持续帮助,要么帮助她完成其他日常任务(或让她免于执行这些任务),要么直接帮助为孩子提供必要的照顾,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这些结论对围绕同情心和人道主义行为起源的讨论做出了巨大贡献。人属谱系。虽然有证据表明尼安德特人的照顾虽然过去已有相关记录,但一些人类学家认为,这是个体之间为了回报而达成的一种自利协议。
然而,这项新研究的作者表示,他们的案例“特别有趣,因为社会照顾的对象是一个不成熟的人,他没有可能回报所得到的帮助。”这反过来又加强了这样的论点:尼安德特人的照顾源于真正的利他主义,而不是出于向负债累累的个人确保未来服务的需要。
研究人员将这些发现放在背景中,表示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照顾和合作养育在尼安德特人身上同时发生,并且这两种亲社会行为都是具有高选择价值的更广泛的社会适应的一部分,这一定与我们人类非常相似。”
该研究发表在期刊上科学进步。